星際巨構, 哪怕僅僅是行星巨構, 設計之初,都會相當看重它們的自主續航能力。 以及自我維護保養能力。 而在它們還能正常運作的情況下。 本地人誤打誤撞地,將它們自主生產的裝置利用起來。 也不是什麼不能理解的事情。 這在無盡星海里很常見。 ...蘇文自己就是‘古代超級文明’遺留產物的受益者,很好理解這樣的情況。 但是... 新的問題又來了。 ——既然拿的是‘墮落遺民’的劇本,為什麼海金星域裡現存的,只剩下了星際巨構。 連任何一點其他的技術、資源、工業遺產都沒有留下呢? 這很不合理。 但凡古代的‘眾星邦聯’還能留下個一鱗半爪。 這兩夥已經打得白熱化的交戰艦隊,也不可能墮落到扛著燃氣動能艦炮來互射的地步。 ‘眾星邦聯’能建造出許多個完整的星際巨構。 大機率是超級文明。 最次最次,也得是‘工程學領域有特長’的、高等文明之中的佼佼者。 要不然真沒能力拍這麼多奇觀。 而對這樣的文明來說... 指頭縫裡漏一點殘羹剩飯下來,就夠尋常低等文明受用不盡了。 別的不說。 光是‘眾星邦聯’全盛時期,那些恐怕數以百萬計的採礦站、工程站、科研站啥的,隨便剩下來一兩座。 裡頭的資料資料,估計就足夠讓今天的海金人直接跳過T3、T4水平。 飛到T5T6的中序列科技線。 這是毫無疑問的。 文明等級越高,技術資料儲備就越密集。 就像蘇文,光是吃了一個歐米伽研究站,就肥了一大圈一樣。 僅僅一個斐族研究站的核心資料庫,裡頭的資料就價值無量。 同理。 但凡今天的海金人,能夠收集到一兩個古代眾星邦聯的資料包。 那都足夠在將之消化、普及、量產之後。 整體國力,產生質的飛躍了。 且不說綜合國力晉升到中等文明。 最起碼也不至於拖著一堆老古董技術滿世界亂跑。 ——偏偏這樣的情況,並沒有出現。 來到蘇文視線裡的,依然是一幫頂多比藍星人類強點有限的星際菜鳥。 這就很讓他疑惑: 曾經如此輝煌的,統一而強大的海金文明‘眾星邦聯’, 是如何落到眼下這種一盤散沙的地步的呢? 他們到底是遭遇了什麼, 才導致除了最穩定的星際巨構外,一絲一毫的痕跡都沒留下? ... 這本歷史書,給蘇文解決了不少疑點。 但也帶來了新的疑問。 儘管這個作者的語氣,非常不友好, 疑似對海金當地許多文明的政府,都很有意見。 可他的歷史書,終究也從側面證明了一些事情: ——現今各大星域割據勢力,與曾經的古代統一文明之間,科技水平落差相當之大。 並且前者手頭,多半還沒有多少後者遺留下的完整資料。 以至於。 連星際巨構這種,系統自洽能力極強的設施,都無法維護。 甚至還被他們瞎雞兒、給搞壞了幾個。 也無怪乎這本書的作者滿腹怨氣,蘇文看了都嫌鬧心。 這一點是非常奇怪的。 也是導致蘇文產生上述疑問的根本原因: 星際時代,資訊儲存技術其實已經非常先進。 無論是資訊保安程度,還是儲存時間長度,都非常誇張。 很多量子硬碟,即使在宇宙空間裡飄蕩了幾千上萬年。 哪怕外殼破損,但只要內層的‘防射線鍍層’沒被破壞——實際上那個部分的結構本身就被設計得很難破壞。 都能在經歷了數萬年的遺棄時光之後,被後來撿到它的人,完整提取出裡面的所有資料。 這只是星際時代無數資料儲存裝置之中,微不足道的其中一種罷了。 可想而知。 按這樣的資訊儲存能力來說。 但凡是正常情況下。 曾經統一海金星域的那個遠古文明。 ‘眾星邦聯’。 它即使已經消失無數年,也不可能留不下任何記載。 更不可能,消失得如此徹底。 除了那些恢弘無比、且極其穩固可靠的,設計時就已經確保要讓它們存在數百萬年的星際巨構之外。 居然沒有任何一個東西,能證明‘它們真的來過’。 ...以至於現在。 它的後繼者們,對古代的星際巨構都徹底失去了維護能力。 蘇文可以很輕易地猜到。 但凡現在的海金各大勢力。 手裡頭,能有至少一份相關的資料。 也不至於到硬著頭皮去自己摸索‘怎麼維修星際巨構’的地步。 甚至還墮落到了,‘連祖先創造的統一文明具體是什麼樣’都已經所知不詳的地步... 這絕對不是正常情況。 裡面還有更多的隱情。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