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間網道,畢竟是星海里最重要的交通手段之一。 發生在它裡面的‘自然災害’,不得不讓所有文明都感到重視。 沒有人想遇上這種東西,研究預防手段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各大文明,基本上也都對這方面進行過研究。 基本上都是透過設計一系列的觀測裝置,來提前預防、並作出規避。 不過。 ‘超空間探測’這方面的技術,相對來說非常艱深。 ‘超空間風暴防護’,那就更讓人撓頭了。 壓根不是等閒人能輕易掌握的東西。 哪怕蘇文這邊,也是直接採用,當初從斐族核心資料庫裡獲得的技術,來進行預防。 ——自己研發超空間風暴防護技術,太花錢了。 他燒得起這個錢,但壓根不想燒。 只能搞拿來主義。 至於海金星域這邊的本地人... ...好吧。 這可是蘇文都覺得棘手、認為成本昂貴的技術。 他們自然也是老鼠拖龜、無從下嘴。 但說實話。 ‘大崩塌紀元’時所發生的那場超空間風暴,之所以能給海金星域裡的所有文明都帶來巨大傷害、以至於他們到現在都渾渾噩噩,難以從過去的災難之中恢復過來。 倒也不光是因為他們技術水平低下、應付手段不得力。 主要還是因為,這場按史書記載、最遲到一萬五千多年前才結束的超空間風暴,很明顯不是正常情況下該有的東西: ——它的規模太大了! ——持續時間也太久了! “...涵蓋半徑兩百多光年內、所有區域能夠跳躍到的超空間網道, 並且持續時間...野史裡最早觀測到的時間,可以上述到三萬多年前?” 蘇文一臉驚異地看著這部分的記載, “豈不是說,差不多得有兩萬年時間裡,整個海金星域,都幾乎完全被這場超空間風暴所覆蓋? 所有超空間通道航行都被截斷; 並且所有割據勢力,都被徹底封鎖在了物質宇宙裡? 這...” ...這無論怎麼想都有些離譜啊! “帝國的資料庫裡,有類似的記載嗎?” 蘇文偏過頭去,看著坐在自己身旁的光輝, “不管有沒有翔實證據的,僅僅是星際流言都算。” “...沒有,資料庫裡沒有任何類似情況。” 聽見蘇文的問題。 光輝的湖藍色美眸之中,閃過一陣白光。 只用不到半分鐘時間,就完成了關於‘所有已知超空間風暴記錄’的篩選。 “那這麼說,這確實是個孤例,” 蘇文摸著下巴,眉頭緊鎖, “還是個非常不正常的孤例...” .. 無怪乎他會起疑。 主要是這也太不正常了: 超空間風暴,之所以被命名為風暴。 就是因為它們真的像風暴一樣。 來得快,去得也快。 根據資料庫裡的記載。 無論是帝國境內,被透過各種手段直接觀測到的。 還是從火礁星域、天苑星域、斐族星域, 乃至創造了系統的那個遠古肅正文明手裡,所繼承而來的資料來看。 蘇文從上述陣營所接手到的,所有有關超空間風暴的記錄, 單次風暴持續時間,都沒有超過一年的。 實際上絕大多數風暴,都是一天之內出現又消失。 覆蓋範圍也頂多一兩光年之內。 這種像是‘下了一陣暴風驟雨’型別的風暴,是所有記錄之中最常見的。 佔據了總數八成以上。 至於這持續長度... 如果不算單次。 倒是有不少地方,可能會出現‘斷斷續續幾十上百年’的。 這種已經算誇張的了。 屬於標準的‘超空間風暴高發區’。 所有在附近星域透過網道來航行的船隻, 只要不想死、或者不是奔著騙保來的。 那都得繞著這片超空間走。 但上萬年的,還真的沒有。 再嚴重的風暴高發區,那都有一定的風暴衰弱時間。 出現不穩定,但通常一出現,都能消退好幾年、甚至幾十年。 正是因為這種。 忽然出現、忽然消失,反反覆覆、難以捉摸的特性。 才讓許多星際文明對這鬼東西頭大如鬥。 根本做不到有效預防。 可眼下這個。 能夠在一片固定區域裡持續不斷、甚至足足延續了至少一萬多年、很可能接近兩萬年的超空間風暴... 雙方類比一下。 這都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了! ——這真的是正常情況嗎? .. 一天對比兩萬年; 方圓兩光年,對比半徑兩三百光年。 這真的不是一個數量級上的東西。 與一萬多年前、發生在海金星域的這場‘異常巨型超空間風暴’相比。 其他星域裡,出現過的所有同類災害,那都算不上是災害。 如果說前者是亞馬遜雨林流域裡,發生在雨季的綿延數月大暴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