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作物’和‘營養膏’這一套東西。 有點類似於以前的‘人造肉’。 但跟那稍微有點區別。 應該說更接近於‘生物石油’那一掛。 ——蘇文穿越前,以及這個世界的大災變前,都曾有過類似的概念: 即透過培養某種特殊的油棕,將原始植株培養成油料產量更大的轉基因品種,從而以廣泛種植,來獲取品質可控的輕質低硫石油。 這個技術在大災變前的國際社會不是什麼秘密,也的確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 屬於是真正意義上的‘可再生石油’專案。 但有些時候夠‘環保’、夠‘可迴圈’也沒啥用... ...賊鷹擱那虎視眈眈盯著呢! 搞什麼環保?! 弄什麼可迴圈再生?! 狗一樣的東西,又在攪什麼了? 你不用石油,是不是不認我世界老大的地位? 你不進口我雪佛龍、阿美、標準、扇貝...甚至是太陽公公的石油,是什麼意思? 脫離西方掌控? 不承認美元霸權? 不想承擔美聯儲的量化寬鬆? 想搞對抗、想學鋼鐵同志? 打! 不僅要打,還要拉上聯合國一起打; 還要制裁,拉上整個西方世界一起封鎖; 還要讓好萊塢那幫閒的蛋疼的編劇拍一大堆電影抹黑你,抹黑到讓全世界都以為是你個不長眼的東西先來挑事、搞獨裁霸權,才惹得咱老華盛頓正星條旗來執行正義! 所以中東才遭了那麼多年的罪; 所以伊朗才有事沒事被老美拎出來揍一頓; 所以卡大佐和薩大佐剛開始崛起的時候人還擱背地裡給援助偷偷幫忙、一等他有聲有色了立刻就拿出袋洗衣粉來把他打得哭爹喊娘; 所以沙特都被拖鞋軍打成那樣了還依然穩如泰山; 而以色列都秘密擁核了還做不掉巴勒斯坦。 這都是西方世界,或者準確的說,美英希望看見的事情。 中東以及周邊那一塊地區,放誰兜裡都不安心, 只有讓阿拉伯人,尤其是處於混亂且分裂狀態的阿拉伯人來掌控,其他人才安心。 偏偏這個民族就是個沙子一樣的民族,根本團結不起來,想讓他們亂太容易了。 只要往他們家裡放一頭以色列、把邊上一圈阿拉伯國家全都嚇老實,順帶扶持沙特佔據麥加和麥地那、往外輸出哈瓦比教派、斷掉阿拉伯世界統一的唯一法理依據,他們就會永遠和他們居住的那片沙漠一樣,保持一盤散沙。 ...當然,這就扯遠了。 石油和美元的錨定關係,是老美全球戰略基礎。 有一環擺在這裡,‘生物石油’這一塊的技術確實沒法搞起來。 哪個國家想惦記,背後立刻就會投來老大哥慈祥的凝視。 唯一需要大批次進口石油的華國... 呃,華國一開始確實搞過。 但沒到搞成,老美就把自己的工業體系玩廢了。 當時已經成為‘世界工廠’、‘全球經濟引擎’的華國一想想,沒必要把人逼到絕路上, 靠進口原油來平衡出口工業產品的貿易差也挺好的。 所以也就那麼著了,沒有十幾年前那麼急著想擺脫這個體系。 於是... 這事兒到大災變開始都沒個結果,成了一筆爛賬。 也可以委婉地說,‘技術相對比較不成熟’。 但此時用在四號行星上的技術,可就不止是成熟而已了。 它脫胎於同樣的思路。 都是‘資源作物’。 但玩的比那高階多了。 直接從‘油棕’這樣的木本植物,一口氣幹到了‘藻類’這種最原始的級別: ——以‘資源作物’的性質來說,作物的種類自然越簡單越好。 透過油棕搞生物石油之所以搞不成,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 大災變前的華國,沒有那麼多的地方去種這些熱帶植物。 可水藻就不一樣了。 水藻哪不能種啊? 各種經濟作物都需要種植園,需要特地的水土、日照、以及土壤營養物質環境。 水藻還需要個屁。 咣咣咣擺一大堆營養缸嗯造就完事。 不講究一點的,沒有密封培養罐的, 搞個水泥槽子,跟魚塘一樣的,也就那麼湊合著養起來了。 ...這種不講究的水藻培養方式,都是在各種邊荒星系、在那些消費水平極低的礦業星球上經常能見得到的。 講究的營養水藻做出來的營養膏吃不出啥問題,只是不好吃而已。 但不好吃歸不好吃,它本身其實沒啥異味,就是普普通通的‘沒口感沒味道’。 如果加入足夠的新增劑,倒也不是很難讓人接受。 有條件的熱水沖泡當成麵湯、糊糊來喝掉,也還算符合在外頭浪的星際傭兵們的心理預期。 沒條件的... 嚼吧嚼吧吞了,感覺跟吃了一管沒味道的牙膏一樣,也不至於令人反感。 但那種不講究的黑心作坊,搞出來的營養膏,就很要命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