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領土擴張計劃,加快探索英仙座(1 / 1)

如今。 蘇文之所以忙忙碌碌,也是因為, 眼下,就是這樣相差無幾的狀況: 提出規模宏大的造艦計劃, 一是因為前段時間大搞礦業發展, 合金、零配件、船體構件、電子裝置等各項資源產出,急劇增加,收支形式一片大好; 二是因為隨著生命方舟的入手、心智派生科技的消化, 在軍事領域各大科技線上,有了長足進步,具備了製造各方面先進艦裝的技術基礎; 第三,同樣是因為生命方舟, 方舟內層標本庫裡挖出的大量‘二手礦芯’,在被分配到各個崗位上之後, 極大程度強化了基層工業設施的執行效率,使得產出翻著倍地往上跳。 ...因為這種種原因。 蘇文才提出了這涵蓋數百艘主力艦的造艦計劃。 準備把帝國軍力進一步擴充。 可這進一步擴充吧,資源缺口也跟著放大了。 三百多艘主力艦,比帝國之前所有的現役艦艇加起來還多,而且還都高了兩個級別。 這隨之而來的物資需求,也同樣暴漲了好幾個數量級。 ...那沒奈何了,跟著擴充工業產能唄? OK,礦物產量又跟不上了。 以前一個月都未必用夠一百萬噸合金,礦物產量是夠用。 可現在呢? 現在光是堆在船臺上那三十幾艘戰艦,每天要消耗的物資,那都不止這個數目了。 礦物提煉成素材,不可避免地有損耗; 素材加工成型材,同樣進一步損耗; 型材再變成零部件、船體構件,那損耗又是往上再跳一跳... ...很多損耗哪怕是以帝國目前的需求,都沒法徹底杜絕。 即使帝國科技再牛逼,資源利用率、回收率再高,終究沒高到百分百回收、百分百轉化的地步嘛! 什麼‘物質轉換儀’、‘物質重組儀’之類的玩意兒,那根本不是蘇文有心思搗鼓的。 乍一看T6、T7級別的玩意兒,似乎也沒什麼遙不可及。 可人家一不在‘心智派生科技’領域內,不是優勢專案; 二沒有足夠知識基礎支撐,與帝國目前的工業體系不怎麼配套; 三還是十分高大上,但投入需求最大、推進速度最慢、技術難度也最高的‘物質掌控’領域... 話說。 就眼下這大搞基建+大建戰艦的情況下, 若是還要再重點攻關一個,之前幾乎沒有任何基礎的、一整個領域的高難度科技... 蘇文還真有點怕自己破產。 於是。 也就只好望洋興嘆了。 不入朝堂不知道自己官小、不成首富不知道自己家貧。 有些話雖然聽著無厘頭,可還真不是沒道理! ‘節流’沒什麼發展餘地。 那也就只好開源了。 眼下,由於內層標本庫的存在, 帝國可以大量獲取廉價的人工智慧核心,用於提升工業設施運轉率。 但這還不夠。 因為國家領土內的資源產地,就這麼多, 不可能在一處礦區上重複建造多座採礦站,那對提升效率並沒有什麼顯著幫助。 因此... ——簡單地說,蘇文必須再次開始開疆拓土了。 雖然說。 在一大堆主力艦,還躺在船臺上,剛開始鋪龍骨、修船體的時候,就發起領土擴張行動... ...聽起來多少有些離譜。 這怎麼看,怎麼都像是。 在青黃不接的時節,突然擺開了流水席,開始大宴賓客。 前面是已經耗了大半年、準備見底的糧倉; 後頭是還沒辦法收穫,甚至稻穗都才剛開始鼓起來的田地。 按常理來說。 這種時候就應該貓在家裡,等著秋收到達,一切才好說。 不過蘇文也實在等不及了: 如果繼續採取消極固守模式,繼續倒騰領土裡的那十來顆,已經都被拍下了採礦站,正在進行充分開發的礦球,而不考慮獲取新的資源收入... 那麼最遲到下月底,國內的現有資源總量就要掉下紅線、進入‘危險保有量’了。 這勢必導致艦船工業需求的資源缺口進一步拉大,並不得不透過‘放緩進度’的方式來緩解。 而這一點,也是蘇文不太樂意看見的。 ...說實話。 在這裡,他的表現,如果用正常藍星人的思維來看,無疑是有點無理取鬧的: 帝國的資源產量就那麼多,光輝也沒法憑空點石成金。 哪怕算上藍星那邊、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逐漸都變成‘互相交換’性質的‘華國出口’。 一個月的基礎礦物產量,頂破天也就是千萬噸級別。 偏偏這種情況下。 蘇文一不想停止基建; 二不打算暫緩科技研發; 三不準備暫停奇觀修建; 四還要上馬新一輪大規模造艦計劃... ...有一說一。 這如果真是人類文明國度的話,那可以說是把所有能踩的坑都給全部踩一遍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