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倖存者麼。 不服管、有小心思很正常。 別說東南亞的外族人口。 淪陷區裡苟活了四年的華國倖存者,也一樣不服管,一樣有各種小心思。 官方都不在乎: ——只要還停留在‘小心思’、而沒有發展到‘公然對抗’的地步就好。 以大災變後全球的平均道德水平而言,這已經是很不錯的廉價勞動力了。 至於重新‘讓他們服從秩序、融入文明社會’所要花費的那一點點精力,也不算什麼了。 軍方在過去的一個月裡經常幹這種事情,熟練得很。 .. 平日裡。 這樣一支運輸船隊,能夠輕易從火星將幾百萬噸的礦錠及其他種類原材料運往月面星門。 眼下,裝走幾十萬先前的‘廢土難民’、將來的‘淪陷區重建牛馬’,無疑是輕而易舉。 他們被帶走之後,又是一支船隊抵達。 投放下來的,便是那支隨伴陸戰隊一道而來的施工隊。 越過了曾經棲息無數倖存者、如今卻變得空空蕩蕩的‘活死人山谷’。 一艘‘阿特拉斯’巨型貨艦,在兩艘‘天獅星’浮空戰艦的護送之下,停在了一片綿延的雨林上空。 ——這片密林,在過去的文明時代裡,被當地政府列為‘生態保護區’,一直沒有被過多開發。 其中的不少地方,甚至直到大災變前的好幾年,還生活著大名鼎鼎的‘達雅克獵頭族’。 ...就是當初二戰末期,把好多逃進婆羅洲腹地的原始雨林的日軍士兵給拖去燒烤的那個部落。 沒辦法。 婆羅洲腹地這鬼地方,直到二十一世紀,還是能現場取景‘狂蟒之災’片場、都用不著上綠幕素材的。 那些在淡水河道里徘徊的鱷魚,比臭名昭著的佛羅里達大沼澤都差不到哪裡去。 ...甚至更甚有之。 想在這種鬼地方大搞基建、鋪開城市,無疑是和當局的財政過不去。 再一個,這片直穿赤道的原始雨林,在當年是‘九省通衢之處’,屬於好幾個行省的交界地,沒有什麼存在感。 無論是去北邊的斯里巴加灣、東邊的巴厘巴板,還是南邊的馬辰, 都是少則三四百公里、多則四五百公里的遙遙長路... 因此也就那麼閒置在了那裡。 變成了一片...無人問津的蠻荒之地。 除了在周邊地區,開闢幾個,諸如巴沙木種植園之類的農林牧漁業設施。 當地政府,完全沒有深入腹地、大搞工業開發區的想法: ——在氣候炎熱溼潤、降雨量高到爆表的東南亞,水運是極其重要的交通手段,不能要求一個公路都沿著海岸線修的國家,能有那個人力物力把高鐵鋪到幾百裡杳無人煙的原始雨林裡去。 而現在, 這片幾乎從文明誕生開始,就沒有經歷過任何大規模現代化開發的雨林, 終於迎來了自己的終結者: 長逾三百米、規模比一艘艦隊航母也不相上下的‘阿特拉斯’級巨型貨艦上,那寬闊的艙門緩緩向下開啟了。 一個個半徑可能有三四十米、通體遍佈古怪的彷彿‘甲殼’一般的裝甲板的‘巨大球形機械’,從中魚貫而出。 伴隨著‘阿特拉斯’行駛的路線,就像是下餃子一般噼裡啪啦落下。 那有著龜殼一般古怪外殼的巨型球體機械,落到地上的動靜,就像是一顆籃球砸在了地板上—— ——只不過,這‘籃球’的塊頭大得過分了而已。 但它的確和前者一樣,落在地上只砸出了一個不深的淺坑,像是非常輕盈一般,隨後彈起。 緊接著,在彈起到半空中的時候, 它們那些遍佈體表的六邊形弧面外殼,紛紛滑開。 巨大的肢體,從中伸了出來。 左右排列的四對觸足,讓它看起來有點像是‘恐怖稽器人’; 那巨大但毫不笨拙的觸足在地上迅速交替前進的動作,輕而易舉就將沿途一切障礙物, 無論是堅固的山石、參天的古樹,都給攔腰斬斷、撞成齏粉。 彷彿顯得無比猙獰,充滿危險性。 但前部裝甲外殼滑開後彈出的,一對具備多種功能的粗壯可變前臂, 又讓它顯得像是個機械飛昇之後的麵包蟹——圓滾滾的軀體,舉著個與體型非常不相符的超大號‘鉗子’,頗有些憨態可掬的感覺。 ...實際上,因為這個造型,它們的名字就叫‘麵包’。 ——‘麵包’多功能全地形工程機器人。 夕張做的設計方案。 是專門用來在星際殖民時負責進行‘行星地表障礙物清理工作’的‘專業工程裝置’。 名字也是她給起的。 雖然感覺這樣定名有點潦草,並且它整個的造型也的確格外潦草... ...可蘇文覺著,小姑娘有些童趣也沒啥不好的。 於是也就沒改。 ——主要是原本打算按照造型起個‘麵包蟹’的名字,但夕張似乎對這種節肢動物有些反感,就給簡化了一下。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