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浪仁依照商定的計劃,將行船途中發生的一切事由全都說了。殷立和宋大中也沒閒著,他們作為整件事的目擊者和護駕者,也在旁邊力證,訴告魏國的罪狀。
燕豐聽罷大怒,將門前石獅一掌拍碎。
“魏冉賊子,我與你誓不罷休!”
他將殷立三人迎入府內,把公主遇害的事情一一寫明,聯名上奏天子。然後,下令全府上下披白掛孝,為公主設靈治喪。最後,召集將領,揮軍北上,屯兵邊境,準備攻打魏國。
此後三天,殷立三人在中堂守靈,沒有出過國公府。
因公主客死異鄉,不能草率下葬,需等待天子旨意。
故而三天一過,靈堂依在,但靈柩就由下人看守了。
殷立三人就此離了國公府,搬去客棧跟長公主匯合。
搬到客棧的第二天,燕魏之戰拉開了序幕。
燕軍半夜渡河,攻下了魏國邊境城池。
魏國集結兵力反撲,雙方死傷無數。
可這些跟殷立幾個沒有多少關係了,此次的戰事是太后布的局,他們被迫充當了一回棋子,實在不願再攪和進來。眼下,殷立、宋大中、司徒浪仁關心的卻是長公主,如今在世人眼中,長公主已死,她成了無家可歸的可憐人。
殷立提議,可帶長公主回殷地,從此隱姓埋名住在侯府。
司徒浪仁卻道:“既是隱姓埋名,又何必再煩世子,長公主倘若住在南陽侯府,身份一旦暴露,恐為你招來滅頂之災。我想好了,為將十載,終是看透了名利權位,我不回帝都了,我打算帶公主南下,尋一海島了此一生吧。”
宋大中回國,也需南下,此行正好順路。
他知道殷立歸心似箭,本來不想留下他。
不過司徒浪仁棄官而走,沒了調兵之權。
加上燕魏交戰,局勢不穩,這趟差難辦。
因此,他邀請殷立隨行,助他一臂之力。
四人計議擬定,趁著天色尚早,準備即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