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弔喪(1 / 2)

小說:入我神籍 作者:酒廊飯袋

鳳輦車廂之內,廣寒道:“太后一箭三雕,高明之極。”

“就你機靈。”董太后呵呵兩聲,笑吟吟白了她一眼。

緊接著,端正身姿,雙眉飛翹,又恢復冷峻威嚴之色。

她目光一寒,說道:“王盟背地裡搞了個血盟會,他以為哀家聾了瞎了,他敢在哀家眼皮底下結黨營私,就不該活。說起這事,你辦得很合我意,若是有絲毫差錯,後面兩步棋就沒法下了,那閻松是三朝元老,又是顧命大臣,如果沒有藉口,哀家很難動他,今天借這個機會逼他請辭,倒不失為一件好事;這老泥鰍滑得很,哀家就知道他要耍滑頭,他不肯判決以為難倒我了,他哪知道哀家過來旁聽,就是要得罪齊國,開釋殷立,讓這小子記哀家一個大大的人情。”

廣寒好像不會笑似的,在董太后面前,也斂不住殺氣。

她問:“殷室微弱,封地不如一鄉,能有什麼用處?”

董太后閉目冥思想了想,說道:“那是以前,自從殷名出道,殷室實際上已經扭弱為強,這也是哀家為什麼下令暗殺殷立的原因了,殷室從殷名之後又多了一項天賦,可怕的雙命星呀,放牧雙星,哀家不得不防。不過,這幾天哀家又想通了,這或許是好事,殷名之後又豈止只有殷立一人,是我急躁生亂了。”

廣寒雖從不露笑,卻極為聰敏,她聽出董太后話裡的一絲意味。

於是奇問:“殷名之後不止殷立一人,太后這話是何意啊?”

董太后聞言一悚,鳳目怒睜,反應很大:“你說什麼!”

廣寒趕忙勾頭抱手:“微臣多嘴了,太后息怒。”

董太后察覺自己反應過激,當即又張嘴一笑。

“息什麼怒,哀家只是提了提嗓門,愛卿不必恐慌,有些事啊時隔太久,你不知道也罷,哀家也不想再提。對了,後天設宴,你記著先傳殷立,哀家想單獨和他聊聊。”

……

王盟一案,驚動太后,動靜鬧得如此之大,一時引起瘋傳。

各國外使和學子得知太后為殷立開釋,引來不小的猜疑。

這些人平時吃飽沒事幹,總愛嚼嚼舌根,瞎猜胡想。

他們可不管什麼證人證詞,更不覺得殷立的自辯佔有多大的理,他們只知道謀殺王盟的兇器是殷立的兵器,所以私下裡對太后的判決都有異議。

有的人說,太后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王盟結黨營私,太過招搖了,或許早被太后察覺,今天他被人謀殺,太后偏袒殷立,可能是想借此機會向齊國發出警告。

也有人私下議論,事情其實沒這麼複雜,只因太后和殷名私交甚好,故有意包庇其子。

總而言之,大傢伙議來論去,沒有一個說殷立無罪的。

反而憤而不平,同是諸侯來朝,殷立憑啥受太后庇佑。

如此一來,除了宋人和燕人,餘國就更疏遠殷立了。

殷立倒無所謂,不過燕子媚卻要叫他去齊府弔喪。

燕子媚畢竟已逾四十,思考問題要比殷立周全。

她認為太后處理這起兇殺案件略顯馬虎,雖然殷立是清白的,但齊人不服,最終恐會埋下隱患。別的不說,齊國勢強,殷地弱小,倘若此案最終查無結果,恐惹怒齊國公,屆時他以此為藉口兵伐殷地,誰也拿他沒法。

所以她把憂慮跟殷立說了,叫他務必折腰,前往齊府。

不管怎麼說,王盟臨死前跟殷立起過爭執,這是事實。

正所謂死者為大,殷立此時前往齊府弔喪,一來算是給王盟的亡靈賠禮道歉,消泯此前頂撞爭執之過;二來借弔喪賠禮之便,讓齊宛柔消氣,打消她對殷立的懷疑。

經燕子媚一說,殷立覺得茲事體大,不去還真不行。

計議擬定,於是當晚便跟燕子媚、典星月來了齊府。

可是走到齊府門前,殷立又猶豫了,說道:“我去弔喪,為了咱們殷地,我受點辱沒什麼,只是那齊宛柔恨死我了,我就怕我哭也好,磕頭也罷,她都未必消氣。”

典星月也道:“是啊,她若不肯消氣,弔喪豈不徒勞。”

燕子媚笑道:“怎麼,你還想打退堂鼓麼,你不去也行,如果有一天齊國攻打殷地,可別怪姑姑沒有提醒過你。你不是尋常百姓,有些事就該能屈能伸,這一點你比你爹差了一大截,假如這事換做你爹,他早找個理由趴在王盟棺蓋上哭得死去活來了。你也別往壞處想,你弔喪是做給齊國公看的,齊宛柔就算不肯消氣,也不打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