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能再等了(1 / 2)

小說:初唐崢嶸 作者:狂風徐徐

“建國近十載,不料有社稷傾覆之危。” 聽到李淵的這句感慨後,李善心想……這麼想還真是對了,即使現在主力尚存的都布可汗盤桓靈州不去,突利可汗在河東道犀利如劍,已然是非常危險了,而且您老還不知道背後有個寧可毀社稷也在所不惜的裴世矩呢。 “父親,不至於此。”李世民搖頭道:“即使突厥攻破雀鼠谷,甚至攻破霍邑,也難入關中。” “延州道行軍總管尚有兩萬餘精銳,一旦河東有失,延州軍南下,足以阻突厥渡河。” 適才有些惶然的李淵深深吸了口氣,“二郎,以何人為主將?” 李世民猶豫了下,“三姐夫雖已視事,但腳傷似乎還未痊癒,且需護衛皇城,蔣國公堪為名將,但今歲已然七十……” “坦豆拔都已七十了?”李淵掐指算了算,他與屈突通在前隋也是數識的,隋煬帝楊廣溜到江都去後,三大重地中,太原留守是李淵,洛陽後來的留守是王世充,長安留守就是屈突通。 “那蘇定方?” 李世民側頭看了眼,李善苦笑道:“蘇定方雖有靈州大捷,但只怕難當重任……” “懷仁,國事為重!”李淵眉頭一皺,他當然知道李善的意思,門下的張仲堅領靈州軍,再讓蘇定方領大軍出征河東……太容易惹人覬覦了。 李世民點頭道:“如今突厥來勢洶洶,當選良將,若是蘇定方難當重任,那隻能懷仁親自上陣了。” 李善一時無語,絞盡腦汁道:“陛下,非是臣推脫……” 話還沒說完,外間的殿中監蘇制疾步入內,“陛下,河東戰報。” 李淵還沒什麼反應,李世民與李善都是精神一震。 等李淵看了幾眼戰報,李善迫不及待的問:“陛下,是任城王送來的戰報?” 李淵搖頭道:“是劉弘基。” 李世民、李善臉上都流露出失望的神色,白高興了。 李道宗遣派前一批十個信使被截殺,戰報都丟了,只剩下一人負傷抵京,如果這次是李道宗送來的戰報……那說明突厥並沒有南下汾州,所以信使能安全的攜帶戰報抵京。 而劉弘基送來的戰報,是好訊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劉弘基已過靈石,尚未抵介休。”李淵一邊說著一邊將戰報遞給了李世民。 李善低頭看著地圖,幷州三面環山,被太行山、系舟山、呂梁山包裹,不過南側略為平坦,突厥快馬賓士,有可能迅速進入汾州。 靈石縣與介休縣距離約莫六七十里,不算近但也不算遠,如果沒有突厥急襲,劉弘基應該能安全的退守靈石。 靈石縣附近有高壁嶺、汾水關、賈胡堡,劉弘基當能堅守,不使突厥穿越雀鼠谷。 李世民看了幾眼後就遞給了李善,後者看了幾眼,臉色微變,局勢向著最壞的方向滑落。 顯然,這一戰突利可汗是做了充分的準備的,雖然在朔州不僅沒能攻下馬邑,甚至吃了點小虧,但吸引唐軍注意力的戰略目的卻達到了,偷襲飛狐徑輕取雁門關,繞道襲石嶺關逼迫唐軍退兵,都顯示了這位年輕可汗並不是真的那麼廢材。 劉弘基的戰報中對戰局的描繪有些粗略,也有些模糊,但大致的局勢卻很清楚,如今唐軍主力應該困守晉陽、榆次、清源幾縣,突厥大軍橫向展開陣列,以數千甚至萬餘騎兵行大範圍遠距離的包抄戰術。 一部往東,繞過晉陽、榆次,可能會攻打太谷,也有可能迂迴攻打晉陽後方,甚至有可能是誘唐軍出兵,野戰殲敵。 一部往西,沿呂梁山脈南下,封鎖嵐州唐軍南下的路徑,同時還有一部越過文水,侵入了汾州,劉弘基所部的唐軍斥候已經與突厥斥候相遇在介休縣附近。 顯然,河東的局勢有崩壞的可能,晉陽、榆次能不能守得住是一個問題,嵐州的唐軍能不能保得住也是個問題,但這都是小問題,關鍵是劉弘基能不能頂得住突厥的猛攻。 如果劉弘基頂不住,那很可能一敗塗地,將整個汾州都拱手讓出,同時也會丟掉靈石和雀鼠谷,使突厥能侵入晉州。 一旦突厥進了晉州,那就一馬平川了……李善忍不住想起武德二年的故事,裴寂同樣是在介休被擊潰,一路逃竄,將汾州、晉州全都丟了,宋金剛輕鬆的越過雀鼠谷。 要不是裴寂使了個壞,將宋金剛麾下的尉遲恭、尋相引到了夏縣,雖然付出了永安王李孝基被殺,於筠、唐儉、劉世讓被俘的代價,但卻使李世民有了渡過龍門,駐軍柏壁的時間。 “明日……最遲後日就要啟程。”李世民看向李淵,“父親,不能等了。” 李淵默默點頭,不能將希望寄託在劉弘基的身上。 “從龍門渡河?”李善輕聲道:“記得當年殿下渡河,駐紮柏壁,州縣被劫掠,周邊無糧倉……” “懷仁所慮……”李世民點頭道:“當年軍中存糧亦不足,只是劉武周軍中更缺糧而已,此番當從風陵渡河。” “風陵渡口,背靠華洲,有永豐倉為後盾,穩步北上,方為穩妥。”李善捋了捋短鬚,“不過就未必能保得住絳州了。” “等明日戰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