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採訪(1 / 2)

小說:從1983開始 作者:睡覺會變白

於佳佳抵達西單的時候,是中午過後。

她先往天橋上看了一眼,沒找著人,又往商場附近瞧了瞧,終於在東側二百米的地方,發現一個不小的聚集點。

她招呼攝影記者趕過去,在外圍就聽見裡頭議論:

“八塊太少了吧?”

“肯定能超過十塊!”

“就是,現在已經拿七塊了,今天可能還有呢。”

“大家讓一讓,讓一讓,我是《京城青年報》的記者,想……”

於佳佳話還沒說完,又有一夥人往裡擠,“麻煩讓一下,我們是《中國青年報》的記者。”

嗯?

兩夥人一怔,緊跟著又聽,“勞煩讓一讓,我是《京城晚報》的記者……”

好傢伙!

一個小小的衣服攤子,竟讓三家報紙撞了選題。青年系的面帶不善,怎麼連晚報都來了?

晚報屬於日報系,更偏向於群眾生活。而且《京城晚報》歷史悠久,毛爺爺親自寫的報頭,在京城一地發行量極大。

這三家一喊,大家也愣了,隨即興高采烈的給讓出一條通道。

“記者都來了,肯定要上報紙。”

“哎會不會採訪我啊,我得怎麼說?”

連電視機都很稀少的年代,報紙就是當之無愧的傳媒老大,在老百姓眼裡是非常神聖的東西。

於佳佳奮力衝到前面,又被幾個買衣服的擋住,人家可不管你記不記,分毫不讓。她只見得一個年輕攤主,帶著一個少年,架子上掛著幾件樣品T恤。

略微打量,她便移開目光,視線轉到旁側。

在攤子左邊,立著五塊一人高的大紙板,其中四塊密密麻麻寫著字,另一塊也寫了一半。她逐一看去,有祝福加油的,有賣弄詩歌的,有正經點評的,還有寫數字的。

“這三個6是什麼意思?”

於佳佳百般不解,跟著又看右邊,也立著一塊紙板,上寫5、6、7、8、9,一直排到25。5、6已經被畫了叉,數字下面,都寫著一個個“正”字。

剛巧一箇中年人買了件T恤,在紙板前思索片刻,在18下面添了一筆,接著又回到攤位。

那少年問:“猜的多少?”

“十八塊。”

“喲,您還挺有信心。”

“那是,咱們中國崛起了嘛!”

少年笑笑,在一張紙片上寫了18,又加上男人的姓名、日期、購物數量,道:“收好了,猜中了憑此兌獎,丟了我們可不管。”

“明白明白!”

中年人小心翼翼的塞進兜裡,不放心的問:“那個,你們獎品……”

“都說好幾遍了!大家也聽著點,話放在這兒,猜中就有獎,價值肯定不低於T恤!”

“那就好,那就好!”男人訕笑著離開。

終於獲得了空檔,三家記者連忙搶過去,“你好,我想採訪一下!”

“你好,我是……”

“你好,我想問問……”

陳小喬剛才還很老成,瞬間原形畢露,趕緊讓老大頂上。

“你們好,我是攤主。”

許非走過來,笑道:“我姓許,名字不便透露,外地人,現在京城工作,工作也不便透露,只是剛好有些閒暇,就想做點小生意。”

咦,這展開不對啊!

三個記者面面相覷,這哥們怎麼如此嫻熟,好像經常接受採訪的樣子。

於佳佳先反應過來,率先問道:“那你是怎麼想起賣文化衫的呢?文化衫這個概念,是你自己琢磨出來的麼?”

“其實這個叫T恤衫,在南方很常見,北方現在也越來越多。我最初是覺得在衣服上印些圖案文字,應該會很有意思,後來才突發奇想,跟奧運聯絡在一起。

因為我本身是個體育迷,也瞭解一些情況。我們國家歷史上參加過幾次奧運會,但那時內憂外患,國力衰弱,沒取得好成績,甚至一度沒有參賽資格。

我覺得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能體現國力大小,直白講,競技體育拼的是什麼?就是技巧和身體素質。只有國力強盛了,老百姓才能談得上身體素質,國家才有這門心思來培養運動員。

比如現在,祖國正在崛起,時隔多年再次參加奧運會,我本身就有這種感覺,一定會大放光彩。

至於為什麼叫文化衫?很簡單,其實它可以叫奧運熱,跟現在的詩歌熱、出國熱、氣功熱一樣,都體現了當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