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採訪(2 / 2)

小說:從1983開始 作者:睡覺會變白

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所以我管它叫文化衫。”

“你對自己的感覺就這麼有信心?”

於佳佳很奇妙,對方就像一個賭徒,賭定奧運能掀起熱潮。

“我不是對自己有信心,我是對祖國有信心,對那些奧運健兒有信心!”許非又昇華了。

“說的好!”

圍觀群眾特給面子,高聲叫好。

“可這終究是一種商業行為,將商業與奧運捆綁,是不是有藉機發財的意思?”《京城晚報》的記者問。

嚯!

這哥們很敏銳啊?

許非想了想,道:“首先我們得達成一點共識,商業行為並非不良行為,或者違法行為。現在國家鼓勵農民承包,鼓勵進城做生意,鼓勵個體戶和手工業者,就表明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經濟運轉在在社會變革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我做的這些,只不過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再過幾年,可能滿大街都是賣文化衫的,沒人覺得奇怪。

我雖然是個賣衣服的,但我也真心為奧運加油,在為奧運做宣傳。我既沒強買強賣,也沒以次充好,甚至你寫一句加油,我這都有優惠。

而且說句最老實的,我付出這麼多成本,總得賺一點吧?

所以關鍵是如何運作,尺度很重要,不能為了發財不顧一切,丟了做人的底線。在道德和法律容許範圍內,做一些新鮮的嘗試,我覺得大家都能接受。”

“……”

這個展開更出乎三家的預料,侃侃而談,有理有據,這哥們到底誰啊?

“而且你們看,這邊是留言板,那邊是金牌競猜。”

許非引著幾個人參觀,介紹道:“讓大家競賽,本界奧運會中國隊能拿幾塊金牌。猜對了,憑剛才的紙條回來領獎。”

“猜對多少,你送多少?”於佳佳問。

“沒錯,正好今天有記者朋友作證,決不食言!”

哇哦!

圍觀群眾又是一片叫好。

還能這麼玩麼?縱然記者見多識廣,此刻也不免連連稱奇。當即,三家又去採訪路人:

“前些天就來了,開始在天橋上,後來人太多,堵的走不了,才搬到這邊。”

“我們一家三口都買了,貴是貴點,但百年一遇啊,零的突破多有紀念意義。”

“什麼?下屆?下屆哪還有零的突破啊!”

採訪完畢,他們又要拍照,這下許非婉拒了。

開玩笑,我是跟劇組請假來的,要是讓那幫大佬看見,你特麼不好好培訓,跑來投機倒把,那妥妥歇菜。

折騰了小半天,三家都覺不虛此行,素材太多了。

臨走時,於佳佳跟兩位同行互相看了看,選題一樣,採訪也是同時,不存在獨家爆料,那就看角度和深度了。

這叫正面槓。

(晚上還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