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形式上,思維更重要。以前電影拍完了,賣給發行,發行投放影院,影院自由放映。
沒有任何規劃。
而電影市場化最關鍵的是什麼?培育市場,簡單說兩個字,檔期。
香港最火爆的是賀歲檔,進而衍生出一個概念叫賀歲片,從12月中下旬到春節之前。
1981年,許冠文的喜劇《摩登保鏢》在這個時段投放,獲得成功。
電影人很快發現,在這個時段放喜劇片,觀眾尤其愛看。特別是那種明星薈萃,喜氣熱鬧,闔家團團的。
這便是賀歲檔的由來。
近幾年,香港賀歲片愈發繁榮,型別也更加豐富。甚至於,這個明星牛不牛,看他賀歲片能否大賣就知道。
那為什麼火爆?
就是培育市場,先灌輸了賀歲片的概念,讓觀眾慢慢習慣並且期待。而我們呢,啥都沒有。”
“……”
眾人新鮮的不得了,有人細細想來,道:“你的意思是,我們聯手打造賀歲檔?”
“沒錯!”
許非畫個雙向箭頭,將製片和放映連線,“內地目前沒有賀歲片的概念,為什麼不在我們手裡誕生呢?
你們留出檔期,我供片。”
他敲敲海報,“《愛情來電轉駁》,葛尤主演,劉貝、伍玉娟、陶紅、徐凡、江杉、趙銘銘參演,絕對全明星陣容,輕鬆幽默,內容新奇。
月底完工,加緊做後期,再適合不過的賀歲片。”
跟著又敲了敲,“《陽光燦爛的日子》,威尼斯斬獲大獎,投資千萬,姜聞處女作,最年輕影帝,題材刺激,精品中的精品。我準備在明年夏天投放。”
各種監督下,老薑依舊造了他800萬人民幣,海外代理賣了100萬美元,差不多就回來了。
但號稱千萬嘛!就跟曹阿瞞號稱83萬大軍一樣。
“宣傳誰負責?”
“當然是我。”
於是更刺激了眾人心臟,誰不曉得這貨是炒作好手?都盯著前面的兩張海報,宛如兩塊剛殺好的上品五花肉。
“可培養市場不是一朝一夕,需要源源不斷的好……”
“這是明年賀歲片的海報。”
許非化身小叮噹,又貼出一張草圖,“《甲方乙方》,汪朔小說改編,葛尤、劉貝主演,劇本已經差不多了。”
“……”
會場又陷入沉默。
吳孟臣見狀,笑道:“不如我們休息一下,大家用用餐,下午再談。”
……
中影有食堂,三人打了飯,回辦公室細吃。
“《亡命天涯》什麼時候鋪開?”
“11月吧。”
“正好,讓他們看完好萊塢大片,再看看我的賀歲片。”
“你覺得《亡命天涯》會失敗?”竇守方問。
“第一部總得走走彎路。”
許非嚼著肉片,該片阻力頗大,最終票房不過兩千多萬。
吳孟臣一直在思索,忽道:“你講的培育市場,對我啟發很大。宣佈引進片政策後,嘉禾第一個聯絡我,說程龍有部新片《紅番區》,早早就定了1月份。
我本想同在1月份上映,但現在想來,《紅番區》什麼時候都會火爆,沒必要跟你搶賀歲檔。”
“如果搶的話,你肯定完。”竇守方補刀。
“多新鮮啊,程龍3億港幣,我三百萬人民幣,能比麼?”
“哎,真是三億成本麼?”
“號稱,號稱。”
朝中有人好辦事,吳孟臣把《紅番區》調檔,說明《愛情來電轉駁》同期無敵。
許非舒爽,提醒道:“有件事得注意,如果美國大片壓得太慘,國產片也得有不錯的成績對應,這樣上頭才說得過去。”
“明年有《紅粉》、《紅櫻桃》,我覺得都會讓人眼前一亮。哦,還有陽光燦爛。”竇守方道。
“我再把檔期調配一下,跟這幾部片錯開。”吳孟臣點頭。
就像他說的,引進片啥時候都能大賣,但國產火種得小心保護。
後世一提國產保護月,各種冷嘲熱諷。其實很多國家都有保護政策,如日韓,可這幫人強行看不見啊。
真正痛心的,是自己不爭氣,白特麼保護了!
好在近年進步多了。
許老師抱上大腿後,常有一種談笑間灰飛煙滅的感覺,三言兩語就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