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拉著於穗歲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對於小姑娘的安排。 最後於穗歲總結就是:文武雙全。 康熙對於宜肯額的人生要求和人生規劃是跟他其它公主截然不同的。 於穗歲提了一句,“皇上,宮中的公主們是不是也要找老師過來教養?”她很想叫這些個女孩子好好讀書,多學點技藝在身。即便沒有什麼大用處,至少能夠讓自己有個消遣。 康熙擺手,“公主們的教養嬤嬤是儘夠了的,再說宮中歷來這樣,她們都習慣了。”他覺得公主 的教養嬪妃自己早就已經安排好了,就拿榮憲來說,榮妃從她生下來開始就給她攢嫁妝。 於穗歲還是覺得可以試試,若是她們願意讀書那就去讀,實在不願意,那就沒有辦法,“皇上,就請幾個老師,開兩個班教公主們讀書,再找兩個師傅教她們騎馬跟武藝。” 清朝皇室的孩子死亡率極高,當然民間孩子的死亡率也是居高不下,想著這些公主會被康熙嫁到蒙古去,若是她們厲害一點,站起來奪了蒙古王爺們的權力,自己開一個新地盤也是不錯的。 不過她還是想,送這些皇子阿哥去和親。 康熙一思考,就喜歡轉他手上那塊扳指,過了好一會,康熙沉聲道:“就依媖媖所言。” 左右不過是多花點錢,老師這些再從翰林院裡點幾個過去,只是她們多半是不會學這些的。 這個公主班就這樣開始了,還在宮裡的公主都被於穗歲強制要求去讀書。 於穗歲將這個當成義務教育,不管你願不願意,一到學齡必須送到書房去讀書。 德妃看著自己的兩個女兒都樂顛顛的往書房跑,心裡想著這皇貴妃總算是幹了件人事。 小姑娘滿歲的時候康熙大手一揮,選了個好地方給自己的女兒建公主府。 於穗歲在想,要是可以,康熙說不定連陵墓都想給小姑娘建了。 時間過的很快,小姑娘能跑能跳的時候,康熙第三次南巡了。 於是穗慫恿康熙將小姑娘丟在蘇州,叫秦樂頤跟老王帶一段時間。 秦樂頤其實有句話沒說錯,若不是她是女子不能參加科考,她可能真的是進士。 而且可能是考得很好的那種。 把小姑娘丟給秦樂頤帶一段時,說不定會變得更加皮實。 康熙在於穗歲的強制要求下,給女兒安排了幾個精壯高強的侍衛後帶著於穗歲繼續南行。 小姑娘撒歡的在山頭裡跑,秦樂頤在後邊騎著驢跟著,福星跟在後邊氣喘吁吁的攆路。 回程的時候,於穗歲跟康熙來接,小姑娘還不太願意回去。 被康熙無情的夾在胳肢窩裡帶回了車上。 “阿瑪,我們什麼時候再來外祖母家?”小姑娘坐在康熙懷裡,小眼珠滴溜溜的轉著。 康熙輕輕彈了個鬧崩,“你玩了大半個月了,還沒有玩夠?”小小年紀就能離開父母自己生活這麼久,梁九功說她沒有哭過一回。 是個能幹的孩子。 小姑娘仰著頭,笑得燦爛,“沒有,阿瑪什麼時候再來?”她的小驢還沒有騎,她還想騎驢呢。 康熙也不知道下一回是什麼時候,“等下次我們再來南方的時候,就帶你來。” 沒有確定的時間,得到了是下一次,小姑娘現在還只有三歲多,這幼兒園文憑還沒有到手,也就被這個下一次給糊弄住了。 於穗歲坐在一邊,剝著瓜子,堆起來有兩個大拇指多的時候,她將這個小碟子推到小姑娘面前,“宜肯額,吃點瓜子。” 宜肯額皺起兩條小眉毛,“額娘,給阿瑪吃。”額娘在車上沒事做的時候就喜歡剝瓜子,她吃了好多了。 康熙沉聲道:“宜肯額這是你額娘給你剝的,你怎麼能辜負你額孃的心意。”他也不想吃這瓜子,媖媖她喜歡剝生瓜子。 兩人推讓一會,還是宜肯額含淚吃下了瓜子仁。 梁九功坐在車廂外,聽著小公主的聲音,就知道她現在的五官必定是皺在一起的,這小公主的待遇跟以前太子殿下小的時候相差無幾。 宮裡的人都在感嘆,這小公主幸好是個公主,不然依著皇上的心思,這太子之位怕早就是小公主的。 說是小公主,其實宮裡還有比她更小的公主,只是這小公主小公主的叫順口了,尤其是在暢春園裡,宮人太監見了她都是喚小公主。 回到京城,小姑娘的假期結束,開始了她上學的時間,只是於穗歲考慮了她的年紀,上課跟玩耍是合理分配,小公主也挺開心的。 只一點,她要騎驢。 於穗歲覺得好玩,還叫了畫師過去專門給小姑娘畫了一幅她的騎驢圖。 康熙四十八年,王庶妃生下了皇十八子,德妃跟王庶妃又來了。 於穗歲看著也煩,叫了康熙自己去處理。 真的是,又不是她的兒子叫她養什麼! 康熙打發人走了以後,道:“媖媖,我已經和她們說清楚了,以後不會再來打擾你了。”他知道媖媖這麼多年,對他都是淡淡的。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