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穗歲聽到這流言,掏了掏耳朵,不信,“我沒有聽錯吧?”那個傻子提出來的建議。
這乾隆是真的喜歡他這個女兒的,要送大公主去和親大金川,乾隆沒把你給送去就是好的了。
玉露:“娘娘,這事京城裡、宮裡、園子裡都傳遍了,說是要送大公主去和親,不然這今年又不下雨的,這收成....”後邊的話玉露沒有說,這沒有雨,這地裡的莊稼就長不好。
而且從五月到七月,這兩個多月了,一直沒有一滴雨下來,玉露看著這紅彤彤的太陽,心裡就發寒。
她外祖家就是鄉下的農戶,有十來畝的地,若是今年收成不好,那可能就是要全家勒緊褲腰帶過了。
於穗歲看了看窗外的天,這烈日高懸,一滴雨都沒有,今年是歷史上,乾隆朝的最高溫。
“大公主才十二歲,不可能去和親的,這上摺子的人也真是的,怎麼他自己不去。”於穗歲是很討厭和親的,全部都是站在一個女人的身上,吃她的肉,喝她的血。
玉露:“可是這孝莊皇后,不也是十二歲嫁人?”這十二歲嫁人,在滿人裡,是沒有什麼意外的。
這宮裡十三歲選秀,大多是虛歲,落選的八旗秀女,其中有不少的滿族姑奶奶們,都是沒多久就成親了。
於穗歲的臉便秘了一下,她下意識的忘了這個,長嘆一口氣,“欺負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算怎麼回事。”
要穩定大小金川,你自己上啊。
別說什麼大公主食天家俸祿,享受天下供養,這滿朝的文武百官,以及皇家、八旗子弟,哪一個不是受天下萬萬民的供養。
玉露這話就不好接了,只道:“奴婢是這樣聽著的,只是奴婢想著,這事傳到皇后娘娘的耳朵裡,怕是又要鬧出一番事來。”皇后娘就大公主一個女兒,若是送去和親,這對皇后娘娘來說,不論是哪一個方面,都不是好的。
於穗歲點點頭,皇后看大公主,如今看得跟眼珠子一樣,這事怕是真的要鬧出點什麼來。
皇后一知道這個事,就去乾隆的面前哭過一會,又去太后的面前哭過一場。
太后叫人送走皇后之後,心裡也難受,這大公主是她的孫女,怎麼可能一點關心都沒有。
高姑姑扶著太后,“太后,這事怕是謠言,誤會,皇上是個慈父,斷不會做這樣的事。”
“知道這事是不會成,但這樣傳得滿城風雨的,這是要做什麼。拿了朝廷的俸祿,不去想辦法。到頭來,將主意打到一個小孩身上來,皇帝怎麼還沒給他拖出去來上幾板子。”太后很生氣。
她覺得這事,就是鬧出來,要威脅皇家,要皇家將女兒給嫁出去。
君臣博弈,這若是妥協了,以後便會有源源不斷的事來。
太后叫人請了乾隆來。
“這事,皇帝你得好好的查查,這到底是哪個小人在作祟!”皇太后的聲音嚴肅,顯然是氣得不輕。
乾隆道:“額娘,兒子已經吩咐人去查了,等結果出來了,朕叫人給額娘送來。”乾隆現在也心煩的很,這大公主是他的愛女,竟然敢叫他的愛女和親。
乾隆定然是不會饒了這上摺子的人。
太后聽了這話,心裡舒坦了一點,又道:“皇后那邊,你也跟她說清楚,她就這麼一個女兒。那是放在心尖尖的,疼得不行。”皇后哭了一場,她這樣彆扭擰巴的人,竟然在她面前哭了一場,皇太后想起來,都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乾隆:“兒子知道,兒子之前已經說過的,等抽個時間再去跟她說一遍。”皇后之前來哭,他就說過的,不會將大公主和親大金川的。
“嗯。”皇太后嗯了一聲,又道:“你查的時候,別忘了把宮裡的人也查上一遍。”這是皇太后的直覺,感覺還是有點什麼的,只是不是那麼清晰。
乾隆皺眉,“額娘是說,這事還有宮裡的嬪妃插手?”朝堂之上的事情,她們也幹。
皇太后點點頭,“這事來得蹊蹺,這大公主如今才多大,一個小丫頭,怎麼就成了要和親的人選,這事若是沒有蹊蹺,我不信。”這和親,也是要找適齡的人選。
這宮裡的公主和親,都是十八九歲以後的事,哪有才十來歲就給推出來和親的。
乾隆應下,又陪著太后吃了晚膳,才回了自己的九州清晏。
第二天是請安的日子,皇后憔悴,但是今天的嬪妃都很安靜,沒有說起這個事。
畢竟那個嬪妃能保證,自己以後不生女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