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一聽,灰敗的臉色倏忽抬起來,“果真?我是說您有這般本事,為何不出世?”
“我二嫂懂的多著呢,只是我二哥在翰林院任職修撰,哪裡能讓她這般操勞?”何三郎插嘴道,心裡想的卻是這廚子不地道,生怕他二嫂起了什麼不好的心思。
翰林院修撰?那可是清貴的不能再清貴的地方了!
“哎呦,恕小的有眼無珠,各位能看的上我做的菜,乃是我的福氣。這般小的便不叨擾各位用飯了,若是有什麼不合適的,夫人您儘管提,我再加以改進。”那大廚十分謙遜地說道,“還有,今日這飯錢就算在我的頭上全當是我謝過夫人的不吝賜教。”
杜蘭月擺擺手,“哪裡有什麼提點了?你這番功夫也是尋常人比不得的,我心裡對你們也佩服的緊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有堅心,那便天高海闊。”
於此,她可不敢居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的不斷鑽研跟改進,後世的美食才會風行成一種文化。
這番話說的那大廚心裡寬慰極了,沒想到人家堂堂官員夫人,不止沒有鄙視他們這下九流的行業,還對自己讚賞有加。
而且,從她的眼神裡,大廚也感覺的到,眼前人並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真的如此覺得。
躬身一鞠到底,“我等小民,當不得夫人這般讚賞。不過,我一定會謹記您的鼓勵。”
曾經他師父也是如此說過,雖說別人視廚子為賤業,但他們自己要爭口氣,他這輩子都在努力走的更高,也沒少也做些違背商業道德的事,算是小有成就,但心底裡始終有一絲憂慮不能釋懷。如今,被杜蘭月這麼一點撥,但是突然覺得敞亮了!
這一鞠是真心實意的。
“二嫂,你可真厲害!就這麼幾句話便能將這頓飯錢給省下了?”看著這滿桌子的菜,何三郎不由地伸出大拇指稱讚。
剛才跑堂的小夥計說了,這些都是望江樓最負盛名的幾道菜,是大師傅專門交代要給幾位嚐嚐的。
杜蘭月笑笑,“哪裡就是我多厲害了?還是那位大廚本身就是胸中有丘壑的,這番話只不過是觸動了他心中所想罷了!”
何大郎若有所思,“二弟妹說的有道理!過去咱們只覺得二郎這般才是真正的有出息,可咱們種地、經商又或者是做其他的營生,只要努力做到最好,不愁幹不出個樣兒。”
他如今胸中還回蕩著那句: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大哥說的是。”杜蘭月道,“好了,咱們趕緊嚐嚐這些菜吧,可別涼了!”
兩人這才反應過來,一時間就只剩下筷子的聲音,跟三人間或的讚歎。
不得不說,這望江樓的大廚還是有本事的,菜的味道真的一級棒!
吃完飯,杜蘭月便留下三塊兒銀子,雖說可能不夠,但原材料的錢肯定是夠的,總不能讓人家賠太多。她也知道大廚的權力也是很大的,這點兒銀子也只是她不想佔便宜罷了。
晌午,杜蘭月有歇晌的習慣,便由小翠駕車送她回去。
至於何家兄弟兩人說是吃飽喝足眼花繚亂,要在周圍的坊市逛逛,順帶著消食。
何大郎詢問了買賣糧食的地方,打算去瞧瞧京都的糧價。
家裡的田地很多,自家吃不完,肯定要拿出去賣些,若是京都的糧價高,倒是可以運過來賣。
只是這番他勢必是要失望的,因著京都的糧食價格的確是高,但貨源也都是固定的,周邊有很多貴族的田莊,糧食來源並不是問題。
兩人雖然有些遺憾,但並不覺得多麼沮喪,反正又不是賣不出去,以前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
“三郎,那邊有一家糧鋪,我過去瞧瞧,你在這裡歇會兒吧。”何大郎起身,將碗裡的茶水一飲而盡。
天氣熱,又在望江樓裡吃了飯,走了一會兒便覺得十分口渴,兩人便尋了一處茶館坐下喝茶。
何三郎點頭稱是,讓他走開還真是捨不得,一杯茶足足要十五文,還好水可以續杯。京都人喝茶的不多,倒是有不少人要的酪漿,只一碗酪漿就要三十文,看著還不如二嫂/二弟妹做的好喝呢!
花這個錢,不值!
何三郎在廊下坐著,左顧右盼間,神色便有些凝重起來,他被人給盯上了!
這段時日,雖然師父不在身邊,但他在練功一事上卻並沒有懈怠,甚至可以說是日日勤勉。
如今自己也是有遠大志向的人!他可是要跟著牛虎叔他們出遠門走商的!
隨著功夫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