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院考試的必備單品。
何二郎道,“姑且試試看,這劉昌華的母家是梧州有名的商戶,據說其母頗有生意頭腦。”
若是能看到這裡面的商機,自然會與他們聯絡。而且經由他家出手做這個買賣,比起何家如今在梧州無權無勢要好很多。
即使今年自己得中,將來自家梧州的生計還長久著呢,有個靠山還是很有必要的。
杜蘭月笑道,“我明白了!二郎果真是聰慧!”
何二郎寵溺地摸摸她的耳垂,“這還不是因為月娘心思靈巧。否則我空有一肚子想法,也苦於找不到竅門啊。”
杜蘭月莞爾一笑,點了點頭,道那是當然,惹的何二郎又是笑意盈盈。
傍晚,他們終於到了一處驛館。
這驛館在官道旁邊,雖然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但也許因為有了驛館的存在,來往客商也願意在此歇腳,漸漸的驛館兩旁便多了些館舍、茶水棚,有了人氣竟然也變得小有規模,自發行成了個小村落。
給驛館的驛卒呈看了火牌,稟報驛丞之後便可以辦理入住了。
如今正值春寒料峭之時,路上的行商人本就不多,但奉旨會試讀書人卻不算少。
驛館見怪不怪,見這幾人的穿著不似是貧苦人家,便十分客氣地將這幾人引到樓上客房。
看到何二郎還帶著婦人入住,也沒多問,這畢竟是舉人老爺的家屬,大盛的律法也沒哪條說舉人會試不得攜帶家屬。
反觀那些帶著一家老小去外地赴任的官員,不也是被妥善安排了。
只杜蘭月也不能讓驛丞白忙活,麻煩他燒了熱水上來解乏,順便塞了一塊碎銀。
禮多人不怪嘛!
果然,那驛丞一掂量手裡的份量,臉上的笑容更甚,說了一籮筐的好話。
有了這個插曲,晚飯的菜色也豐盛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