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眼前一亮,道,“何兄,這炭爐你們家可賣?”
見何二郎看起來疑惑的神色,劉昌華接著道,“若是有的話,能不能賣我一個?貢院裡面想吃口熱飯,喝口熱水簡直是太難了。”
何二郎又露出一個“原來如此”的眼神。
“這爐子倒是有兩個,若是劉兄需要,到時候去我家取就是,還說什麼買不買的話,那就太見外了。”
“哎呀,那可真是謝謝何兄了……額,你說你們在京都也有家?”劉昌華驚愕。
本以為何二郎只是個農家的窮小子,但人家竟然是解元!還得了張老相公的賞識,真是太讓人嫉妒了!
他們這些日日夜夜在張府門外排隊的,根本就沒有進門的資格。
還好自己的文章也算是做的不錯,張老相公倒是給了箇中肯的評價“中規中矩”,其他的卻是沒有別的了。
這難免不讓人喪氣!
好在他阿孃家是梧州的大商戶,家裡有錢的很,財大氣粗地安慰兒子不必憂心,大不了便給他捐個官兒,等候出缺就是。
有他阿爹幫忙運作,去個小的州府做個經歷,一點點慢慢幹起來,早晚也能往上升,若是遇到願意提攜人的,說不定能混個知府幹兩年。
但劉昌華還年輕,自然不想走這一步,還是要正經地走科舉入仕這條路更為妥當。
杜蘭月懂,這可是原始學歷呀!
她娘還說,若是這次會試得中,他們就在京都買個宅子……
沒想到,人家何兄已經是京都的一份子了。
人比人,氣死人!
“是呢,我家是在外城的青煙巷,若是劉兄有空,可以去坐坐,也省的夫君沒人說話。”
杜蘭月笑著邀請,完全沒有顧及何二郎的心理。
這會兒,何二郎心裡的怨念頗深,誰說他沒人說話?他可是有娘子的人了!在哪兒都不會覺得孤單!只求這劉昌華能帶點兒眼色,別妨礙了他們夫妻倆的小日子。
總之,在何二郎的一番降維打擊之下。劉昌華又暗自揣摩了一番,承認人和人之間有差距,原來也沒有多難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