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產業,主要是法國第一座使用“皇家制鹼法”生產純鹼的工廠已正式投入使用,能夠日產純鹼2000公斤。同時成本非常低廉,僅有原先的制鹼法的三分之一。
目前法國以市場價的70%銷售純鹼,幾乎已經壟斷了整個歐陸的純鹼市場,其中也包括英國。
雖然因為各國的工業都不怎麼發達,導致純鹼的需求量不算太多,但也有每年幾百萬法郎的收益。
而且得益於純鹼的價格下降,法國的肥皂、造紙、染料、藥品等產品的成本也大幅降低,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迅速提升。
尤其是和法國有貿易協議的南德意志區,上述產品至少佔據了其七成的市場!
這些國家當初在簽署協議時,是怎麼也沒想到,法國連肥皂都會搞傾銷,所以對此類產品並沒有設定保護性關稅。
在王后帶頭對米拉波表示祝賀之後,農業大臣韋尼奧便急不可待地開始了講述。
“瓦盧瓦的甜菜製糖工廠在去年底投產,當月產出8萬磅的白糖。按照目前的種植規模,以及煉糖廠的建設情況,今年應該能達到每月60萬磅的產量!”
60萬磅雖然不多,還不到聖多明戈那邊一週的產量,但能在歐陸製糖,這將對整個糖類貿易格局起到顛覆性的作用。
韋尼奧隨後又興奮地介紹了法國的肥料生產,以及突尼西亞等地的橄欖種植情況。
目前法國已在馬賽和巴黎等地建起了4座“石肥”粉碎廠,用來將諾魯和突尼西亞等地運來的磷酸鹽礦石粉碎並碾磨,而後由農業服務諮詢公司分售給農民。
相較於農民將“石肥”直接泡水使用,經過粉碎處理的磷酸鹽礦不易流失,肥力要高出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