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倓正在紫宸殿內。
“撫卹金都發完了嗎?”李倓問劉晏。
“河北的已經發完了,包括今年戰死的,河西、隴右的還缺三百萬貫,俸祿還缺兩百萬貫。”
“一共有五百萬貫的缺口?”
“是的。”
“哦。”李倓鬆了口氣,看來之前一千七百萬貫的缺口補的倒是很快。
這多虧了清河並田案的官員,還有洛陽的劉暢,讓朕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就多了六百多萬貫的資產。
似乎看出皇帝在想什麼,劉晏補充道:“這段時間充公的錢,臣已經妥善安排下去,聖人需要查閱明細嗎?”
李倓笑道:“不必,你辦事朕是最放心的,你說妥善安排了,那一定就是妥善安排了。”
李倓為什麼急著逼楊國忠去抄家?
因為年底了啊!
搞了一年,隴右今年是打了勝仗的,把吐蕃的進攻遏制在了邊境一帶。
河北也是打了勝仗的,田承嗣的精銳被打殘了不少,史思明也灰溜溜回去了。
這是大好事。
但打勝仗也不是輕而易舉打的,東西線將士死了不少人,更多人也憑著堅強的意志防守著。
既然如此,那更應該把撫卹金、俸祿都安排妥當。
這樣才能穩定人心。
邊關的人心穩定了,吐蕃人和叛軍才打不進來。
邊關守住了,才能放心大膽對內動刀子。
所以,這錢無論如何,都得搞到手,把這五百萬貫的賬填上。
“今年鑄錢超出預期,鑄了一百三十萬貫出來。”劉晏又補充了一句。
李倓沉默片刻,突然問道:“錢行現在有多少儲存了?”
“錢行嗎?錢行現在有十萬貫的儲存,百姓似乎不太相信錢行的利息錢,這十萬貫的大部分,還是今年那些商人存的,也有一部分官員,為了迎合朝廷存的。”
“如此說來,朝堂上下不太好看錢行?”
劉晏苦笑道:“因為錢是許多人的立命之本,不是隨隨便便就願意拿出來的。”
“是他們不相信這個世道有這麼好的事吧?”
“是的,他們不相信存錢不但不付管理費用,還能定期得到額外的錢。”
“錢行一事以後再說,有解決辦法,現在從錢行貸錢出來顯然不現實,缺的五百萬貫,朕會想辦法,在年底的時候拿到。戶部要通知邊關,撫卹金肯定會發,俸祿也肯定會發,不要因此影響了士氣。”
“是,臣都會與每一位節度使說清楚。”
李倓話題突然一轉:“劍南道的稅,你看了嗎?”
“臣都看了。”
“有什麼看法?”
“府兵已經崩壞,民間田地買賣之勢無法逆轉,聖人今年年初頒佈了新的稅政條例,規定凡是一百畝以上的,繳納五成稅。這其實與過去的租庸調完全不一樣,這更偏向於按照田畝來稅收。”
沒錯,這就是兩稅法的雛形,只不過比較粗糙,只是一個條例。
在大唐,所謂的律,就是制定好的明文規定。
而例,就是頒佈的新的規矩。
它還不具備律的正式,律都是要寫進國家的重要文獻。
但例,尚未正式寫入。
因為這方面例隨時作廢,或者調整。
要知道,作廢一條律法,本身就是一件行政成本非常巨大的事。
要從京師開始通知各道、各州、各縣,還要普及到鄉野。
朝廷各個層級官府文牒都要更新。
例就不用如此繁瑣了。
所以今年年初頒佈的新稅政,只是例。
洛陽的商社管理,也只是條例。
“三郎,李太白求見。”
這時,殿外傳來張暘的聲音。
“他有何事?”李倓問道。
“說是引薦一位棟樑之材。”
“哦?”李倓臉上露出了笑容。
李白寫詩的文采,那絕對沒幾個人比得過,但他還會識別人才?
這可真是新鮮事。
“人在何處?”
“與李太白一起在殿外恭候。”
“讓他們進來吧。”
“是。”
一邊的劉晏心裡想著,聖人對李白還真是特別照顧。
一般的官員,根本不可能不宣入宮,只有李白是個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