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帝國財政:從租庸調到兩稅法(2 / 2)

不多時,楊炎走進了紫宸殿。

“嗯?”李倓疑惑道,“李白呢?”

門口又傳來張暘的聲音:“三郎,他睡著了,喝多了。”

“好好好,喝了那麼多酒,還不忘記給朕引薦人才,等他醒了,朕還真得好好誇讚他!”李倓大笑起來。

隨即語氣變得溫和:“派人送他回家,注意給他添幾件衣物,不要感染了風寒。”

“是!”

剛進殿的楊炎看了一眼年輕的聖人,心中詫異,聖人真的如民間傳聞那樣年輕。

而且他對李白如此的照顧,與李白是好友這種傳聞,也絕非隨意捏造。

看來自己這一次是找對人了。

“你是何人?”李倓問道。

“草民楊炎,參見陛下。”

李倓心頭一顫,立刻站了起來,走過去仔細觀察起來。

“你叫什麼?”

“草民楊炎!”

“哪裡人?”

“鳳翔天興縣人。”

“字號?”

“字號公南!”

李倓深吸了一口氣,好傢伙!

真是好傢伙!

這就是歷史上晚兩稅法的楊炎?

知道兩稅法在中國歷史上有多大影響嗎?

這麼說吧,大唐是古典帝國的餘輝,也是財政帝國的開端。

這個財政帝國指的就是以兩稅法為稅政的帝國。

為什麼這麼說?

在兩稅法出來之前,各個王朝的稅收,都以人頭為稅基,收的是人頭稅。

例如均田制下的租庸調,收的是課戶的稅。

課戶就是指家裡有達到國家規定年齡的男丁的人家。

天寶三年,規定達到23歲,就要按照租庸調納稅服役。

眾所周知,租庸調是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礎上的,府兵也是。

也就是說,課戶必須朝廷給他們分配口分田,課戶種地、織布,才能完成這個稅。

但從武則天時代開始,均田制就出了大問題,因為人口大大增加,朝廷手裡的口分田不夠分。

你朝廷不給我地,還想讓我納那麼多稅?

請問我去哪裡找糧食給你?

而且還有一個問題,在李世民和李治時代,分到地的課戶,按照規矩,每戶自有永業田二十畝,官府配給口分田八十畝。

等戶主死了,八十畝口分田官府收回來。

但人心是貪婪的,戶主在死之前,就在想辦法把口分田變成自己的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