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維新政府,刺殺任務(1 / 1)

暫且來說,新成立的華中特遣軍,甚至是日本本土,對於上海的看法是一致的。 “作為一個久負盛名的金融都市,上海應該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金融貿易重點城市!因此,請大家放心,大日本帝國也有信心,有能力將上海建設為繁榮的金融貿易都市。” 在淞滬會戰結束一個星期後,在東京的一處外交釋出會中,時任日本外相,西園,對前來詢問的歐洲記者,帶著笑意,回答道。 說的明白點,對上海,日本人不會像是對中國佔領區的其他城市一般,實行嚴苛的經濟,軍事,政治管控政策,而是,會實行,相對鬆散的大方向政策。 畢竟,說到底,表面上,上海雖然更換了主人(中——日),但,實際上,上海的真正主人還是分佈在上海各地租界的洋大人們。 也即是說,只要上海當局,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日本帝國,不能對洋人說出租界不允許存在的話語,那麼,洋人勢必要成為影響上海繁榮與否的最大勢力。 也因此,之所以成立維新政府,一方面,是為了讓上海佔領區的中國人慢慢的取消戒備心,一方面,也是為了迅速的恢復上海的金融,貿易,以及航運。 因為,對於上海進行的戰爭,租界洋人早就已經表達了不滿。 難民,物價飛漲,貨幣紊亂,甚至是槍擊案,這已經是租介面臨的最大難題了。 而對於此,各租界雖然明面上都出臺了各種政令,諸如限制無身份人士湧入租界,比如,用本國貨幣取代中國法幣來穩定市場等等。 但,說到底,日本人的態度終歸是上海能否重歸正途的最大因素。 而,就在這種緊鑼密鼓的環境下,於年初,上海臨時維新政府,在特務總部和日本華中方面軍的監督下,也正式宣佈成立了。 ~~~~~~ 上海,法租界,霞飛路。 “情況就是這樣子,維新政府,在1月中旬左右,就即將舉行一次成立大會。而,屆時,出席成立大會的,除了維新政府的高層,還有日本人。 張任,你把情報收集收集,全部上報上去!” 維新政府的成立,預示著上海即將成為日本人的殖民城市,預示著日本人即將在上海建立更牢固,更穩定的政治經濟體制。 而無疑,這種結果,是國民政府不願意看到的。 一個沒有政府行政體制的佔領地區,充其量,只能夠稱得上是一片蠻荒之地。 蠻荒之地,意味著日本人要耗費軍力維持治安,但,是卻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簡而言之,沒有行政體制,就意味著,日本人不能夠對上海徵稅,對上海建立機構以穩固統治,不能讓上海成為華中方面軍的後勤基地。 “但,站長,要是遞了上去,我估計。。。” 張著嘴巴,張任心有所想。 呵呵一笑,王星瀾一口道出了張任的心之所向。 “我知道,你是想說,上面一定會要求咱們盡全力刺殺這些維新政府的軍政要員!” 顯然,對於叛徒,特務處的容忍度是非常低的。 更何況,現在乃是全國抗戰的關鍵時期,秉持著投降主義的人都戰戰兢兢地,更何況是,這幫已經決定投降日本人的維新政府漢奸呢? 聞言,張任點了點頭,表示擔憂。 “張任,你要記住,殺雞儆猴,殺一儆百,這永遠是最有效的震懾手段,我們不要怕犧牲,也不要怕困難。畢竟,這是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 擺了擺手,王星瀾接著猜測,說道。 “況且,依我看來,估計,這份好差事還落不到咱們上海情報站的身上,畢竟,咱們的行動人員大部分還是在上海南部郊區!” 提及到刺殺行動的人員,張任眼神一亮。 “難不成,是中統?” 面對張任的回答,王星瀾肯定點了點頭。 上海撤退的時候,中統留下的情報人員是最多的,大約有上千人。 而,看似實力強大的特務處,最後,也只是留下了近千人的別動隊。 別動隊,由於是軍事武裝,一大部分,還是轉移到了上海的南部山地郊區。 因此,特務處,最後,在上海市區留下來的情報人員也不過近百人。 這近百人大多數留了下來,成為了上海情報站情報隊的主要成員。 按照其職能,又分為電臺組,通訊組,以及勤務組等等。 “呵呵,要不然,你以為中統為什麼要留這麼多人在上海啊! 就是為了搶任務!” 對上海中統的小心思,王星瀾嘴巴微微撇起,一語道破。 “況且,中統上海總站的站長,也是咱們的老熟人了!” 聞言,張任的臉色愈發驚訝,說出了那個名字。 “中統,馮萬!” 馮萬,原中統對紅黨負責人,而在第二次合作正式開始之後,馮萬一度失業,不過,在侵華戰爭開始後,馮萬依靠著其卓越的情報能力,成功成為給了中統對日的一把利劍。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