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特務處,臨時總部。 繼上海,南京淪陷後,武漢便成為了整個抗日的前線總指揮部。 當然,名義上,中國民國將重慶定位首都,但是,因為一系列原因(諸如地理,川軍閥,以及工業能力等),民國二十七年的首都,事實卻是是武漢。 武漢,也不負其臨時首都的名號,承擔了大量的國防軍事工業工廠。 漢陽兵工廠,本來就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兵工廠。 其,生產的漢陽造步槍,以及仿造的日式步兵炮,現在仍然源源不斷的從工廠進入獵裝整編的國軍,至於,漢陽鐵廠等武漢大企業,也是國民政府能夠抗戰的底氣。 此外,由於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山西會戰接連失利,國軍政府也有意在武漢構建號稱東方馬奇諾的第二道防線,意圖,將侵華日軍阻擋在長江以北。 長江,黃河,這兩條中國人賴以為生的母親河,在侵略戰爭中,又一次的成為了中國人最後的寄託! 此外,從華北,華中轉移的大量機器,人才,金錢等,也大大的促進了武漢的發展,於是乎,在這種畸形的環境下,武漢也迎來了了一次工業騰飛。 而,不出意外,對於武漢,日軍也佈置了大量的力量進行滲透。於是乎,為了應對日軍的滲透,武漢情報站也成為了國黨各大特務機構的總部,擁有最多的情報人員。 “最近,星瀾傳來的幾次情報,都非常重要。處長,我建議,以後,上海情報站傳來總部的情報,審閱之時,通通都要經過隊長以上的人批准!” 站在辦公桌前,康水義,拿著手上的情報,一邊稱讚,一邊說道。 聞言,戴老闆站起身子,肯定點了點頭。 “說的沒錯,以後,上海情報站的情報的確要保密!此外,所有的情報,看完之後,一律放置在特定的檔案櫃,以免洩露。” 談完保密措施,兩人這才說起了剛來的軍令。 “處長,這,如何看?” 軍令上,內容簡潔,卻讓人有些不爽。 “能怎麼看?中統要抗日,難不成,咱們還能夠阻止他們?” 反問意味頗濃,但,康水義卻不甘心,吐槽道。 “這老徐,真會趁火打劫啊!” 明明,這維新政府的情報都是上海情報站收集的,但是,這最重要的刺殺工作卻是被中統上海站的人給攬走了。 簡而言之,一旦刺殺成功完成了,那麼,不管是和檔案上,都會寫上這麼一句話: 中統上海站成功完成某某刺殺,特務處上海情報站輔以情報工作。 一瞬間,原本是特務處苦苦搭建的舞臺,變成了中統展示特務能力的舞臺。 “處長,咱們,可不能為別人做嫁衣啊!” 擺了擺手,戴老闆卻露出一絲神秘的笑意。 “行了,這件事情,就算是中統刺殺成功了,也不會少了咱們的功勞的,更何況,本來,咱們在上海的行動能力本來就薄弱無比,讓中統去也能夠減輕點咱們的壓力!” 望著戴老闆的臉色,康水義臉色發苦。 這處長,怎麼突然對中統這樣了呢? 難不成? 望著戴處長喜悅的臉色,康水義一絲想法閃過腦海。 “處長,是不是,那件事情成了?” 聞言,戴老闆點了點頭,回應了康水義的說法。 “沒錯,咱們都吃了蛋糕的大頭了,給中統喝點湯,又怎麼了? 況且,也不能夠讓老徐說咱們浙江人太吝嗇了,不是嗎?” 沒錯,有關特務處擴建成局的初步檔案,已經下來了。 也難怪,戴老闆會如此將功勞讓與中統了。 至於,對於這件事情,王星瀾也不甚感興趣。 原因也很簡單。 第一,從上海撤退時,整個特務處對上海的日軍實施了自殺式的襲擊。 因此,那段時間,日軍死的雖然多,但是,特務處也損失頗重。 最終,別動隊也只能夠在遠離日軍的南郊,進行修整。 第二,上海的抗日武裝,不需要一家之言,而是需要更多的聲音(包括中統)。 畢竟,說到底,上海是中國人的上海,只有齊心協力,只有,上海出現更多的,來自各方的反抗勢力,日本人的陰謀詭計才會破滅。 而,第三,也是王星瀾的私心。 漢奸,誰都能殺! 既然如此,還不如將上海站的兄弟掩藏下來,以待更重要的事情。 ~~~~~~~ 日租界,虹橋區,一處街道。 今天,街道上,一片喜慶,因為,一家即將開業。 碩大的招牌上,刻印著四個日文大字——藤原商會。 “今天是商會成立的大日子,大方點,別摳摳搜搜的!” 周圍聚集的人群,一圈一圈的,讓人看了不禁發愁。 對於,王星瀾任命自己為藤原商會的經理,三平是非常感動和激動的。 無他,三平很清楚,藤原商會這塊招牌的背後,不僅有藤原八郎這個年輕的劍道高手,更有日本華中方面軍特務總部喜郎的大力支援。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