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協會獎、工會獎,最後是奧斯卡!
畢竟阿爾帕西諾很有可能再拿一枚小金人。
因為已經參加了戛納電影節,《天堂電影院》雖然不太可能參與到多倫多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但是多倫多電影節向來是北美頒獎季的風向標,參加展映絕對能讓《天堂電影院》贏得不錯的名聲!
事實上,戛納之後,很多人就已經期待《天堂電影院》,能讓斯皮爾伯格說出‘偉大的電影’,不多1
於是,藉助試金石的強大公關能力,多倫多電影節期間,《天堂電影院》有十個場次的放映…
贏得了一堆媒體還有觀眾的強烈支援!
這也是11月上映歐,雖然僅僅只有900家院線放映,《天堂電影院》最高單館票房達到1。5萬美元的原因。
12月之後,就是頒獎季的幾個前哨站獎項,影評人協會獎,波士頓、洛杉磯還有紐約,三大影評人協會獎!
這三大影評人協會獎基本上代表著專業口味。
根據公關負責人凱勒的說法,最佳男主角集中在《為奴十二年》的切瓦特埃加福特還有《天堂電影院》的阿爾帕西諾身上。
最佳影片則是《為奴十二年》佔絕對上風!
但是,很多影評人不喜歡這部電影,尤其是紐約影評人。
洛杉磯影評人也是公關目標之一,至於波士頓…還是不要把主要目標放在他們身上,按照這幫人的口味來看,他們會支援《華爾街之狼》…
作為全美歷史最悠久的電影獎項之一,紐約影評人認可電影作品的藝術性,以鼓勵先鋒和開創聞名於世。
《為奴十二年》的藝術性當然有,但是有點過火了,史蒂夫麥奎因畢竟不是大師,非常典型的中庸之作。
單純從電影的藝術性來說,《天堂電影院》可以吊打它!
紐約影評人一項標榜跟奧斯卡不同,所以,《天堂電影院》很有機會!
但是也要全力公關。
北美頒獎季首要第一點,你一定要表示對獎項的渴望,並且公開為頒發獎項的協會唱讚歌,最好能包下幾大最著名的媒體雜誌,刊登你對它的感謝…
否則,人家憑什麼頒獎給你?
算一筆賬,一般來說,《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的頭版價格是20萬美元左右,也就是說,光是‘感恩’,至少要花費數百萬美元…
所以,沒錢還想玩轉頒獎季,基本不可能!
……
許輝沒怎麼來過大蘋果城。
除了又一次專程過來看了看百老匯的舞臺劇。
坦白講,他對舞臺劇興趣不大,雖然有很多人認為舞臺劇、話劇才是真正的表演藝術,可他就是個俗人,完全get不到藝術…
這次過來,當然是參加酒會。
這是必須的,作為種子選手,許輝需要跟各大影評人見面,表達一下仰慕之情…
於是,從進入酒店開始,許輝就跟在凱勒的身後,手上端著紅酒酒杯,不停地跟一群年過半百的‘德高望重’的影評人打招呼。
“許輝,這是大衛丹比,北美最有影響力的影評人之一!”
北美最有名的影評人不是羅傑艾伯特嘛?什麼時候換人了?
許輝當然沒有說出來,而是很熱情的咧開嘴:“大衛,年後,我是許輝!”
“…真是難以相信,你太年輕了,《天堂電影院》這樣的電影居然出自你的手裡…你是怎麼想到那個故事的?”
大衛丹比露出一副‘amazing’的表情。
“…大概是做了一個有關電影的夢吧!”
“生活和電影不一樣,生活比電影難多了!你是個詩人!”
“…沒有,只是突然想到了那句話而已…”
老外怎麼總是一驚一乍的?
“大衛丹比對《天堂電影院》十分推崇,他覺得這是今年的最好的電影,你可以看看他在《紐約時報》上發表的影評!”
凱勒小聲提醒許輝。
“嗯,我知道了!”
“大衛是紐約影評人協會的會長,他的決定影響到整個協會…”
“…所以,你想讓我怎麼做?”
“跟他談電影,談藝術!”
“…好吧!”
談藝術?
許輝最擅長的是跟人吹牛逼,藝術這種東西需要真材實料,有點困難,不過他會盡力嘗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