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4 / 4)

小說:生於1984 作者:九十八度

酒店旁邊的沙龍,許輝跟大衛丹比坐了下來。

“其實你的很多電影我都有看過,《黃飛鴻》、《客棧》還有這部《天堂電影院》,對了,《荒原》!我實在很難相信一個導演可以駕馭這麼多風格的作品,你是天才!”

我這麼優秀?

“我覺得電影都是相通的,首先都有一個故事,其次我們才能根據故事設計不同的場面,商業片、文藝片對我來說沒什麼區別。”

“《為奴十二年》,你看了嗎?”

“看了一遍…”

“感覺怎麼樣?”

大衛認真看著許輝,想知道他的看法。

“…可能我不是黑人吧,所以無法感同身受,而且,這幾年有關黑人奴隸的電影題材也太多了,有點審美疲勞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頒獎季的生意

影評人有什麼用?

最表面最直觀的作用,自然是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電影,滿足觀影人群的好奇心

依附於繁榮發展的電影產業,影評人、電影專家、電影分析家都能獲得很滋潤。

一般來說,一個小有名氣的網路影評人每一篇稿子能拿到2000到3000左右的稿酬,如果再加上紅包,那錢就更多了。

陰謀論一點的,製片方、發行人可以透過影評人哄抬或抹黑某部作品,輿論洗腦普通大眾。

當然,也有不少正值的影評人,他們堅信自己存在的真正意義就是遴選優質作品,促進影視行業常變常新,同時架構普羅大眾對於影視審美的一般認知和專業人士的系統認知。

大眾是影視作品的普通受眾,有讚美佳作的和批評爛片的權利。

影評人則是大眾的代言人,他們的批判,帶動輿情,可以讓電影人認認真真地想故事想手法,少一些無趣的俗套,去更好地滿足我們觀眾越來越挑剔的口味,讓整個行業可以有序的向前發展。

當然,現階段影評人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為自己服務…

他們把身份當成斂財的工具。

《擺渡人》上映的時候,找了一堆‘影評人’幫忙刷好評,開的價很高!

北美,市場比較成熟,他們當然也採用這些手段,但是,大部分有了名聲的影評人還是比較愛惜羽毛的,比方說,他們很少分析暑期檔的大片,把注意力集中在頒獎季…

事實上,老一代影響力巨大的影評人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新一代的影評人素質堪憂,但是,不可否認,這幫人在頒�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