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鋤禾日當午 作者:閒來一看

門的賣種子的種子站,田小午在鋤頭去耕田的時候,將家裡新換來的玉米拿出來晾曬了一番,又隨意的抓了一小把,泡在了一個小碗裡,觀察了幾日確信會是發芽才徹底放心。

不過田小午很清楚選育的樂成與否將直接影響到作物的收成和質量,雖確定種子是可以用的,田小午還是認真的篩選了一番,將玉米種子倒進了水裡,漂著的種子便是那可能沒有胚芽的,田小午耐心的一一挑選了一道,將不能做種的玉米粒揀出來留著今後繼續磨成玉米麵吃,剩下的種子田小午估摸著按照鋤頭往日種豆子一畝地一斗的分量留出了三鬥玉米種。

這幾日天氣越發的悶熱,一絲涼風都沒有,田小午卻知道春雨是悶來的,這悶熱的天氣或許不日之後便是一場及時的好雨。

田小午將玉米種子在水裡泡了,微微晾乾了水分,便讓鋤頭去地裡播種。

古代的農業都是靠天吃飯,一路的鄉民都很是詫異,如今連月不見雨水,地裡乾的草都不長一絲,這大旱天的,種子種進去不曬爆了才怪,私下都認為鋤頭是瘋了。

只有幾個有經驗的老農看著西邊的雲彩默默盤算著這雨水應是不遠了,可卻也不敢賭注般的去播種,只是暗暗的誇鋤頭膽大心細,那畢竟是糧食啊,幾斗的糧食可不是鬧著玩的。

其實田小午不是賭,她只是知道這雖是連旱數日,螞蟻卻是成群結隊的搬家,燕子也是越飛越低,種種跡象無一不表明,這大雨將至。

且她的玉米種子不像是這個時代耕種的幹種子,全部是泡過的,已是吸足了水分,即使五六日不下雨也是撐得住的,即使當真天要亡這她,她也有別的辦法,村邊地頭不遠處旺子河的水還沒幹涸,哪怕是揹著陶罐澆地她相信鋤頭也可以將這兩畝灶臺大的地給澆完,因此,她一點都不急。

在這個時代播種已是有了古老的播種用具——耬車,田小午細細的琢磨過鋤頭借來的耬車,這耬車由三隻耬腳組成,應該就是傳說中起源於漢代的三腳耬,當然,這個時空就不知是來源於何處了,下有三個開溝器,播種時,用一頭牛拉著耬車,耬腳在平整好的土地上開溝播種,同時進行覆蓋和鎮壓,一舉數得,省時省力,故其效率可以達到“日種一頃”。

田小午雖對這種已是當下極為先進的播種工具歎為觀止,可還是深深的意識到這耬車不適合播種玉米,因是這三腳耬的三個開溝播種器的間距太近了,而玉米的行距跟間距都跟麥子和大豆不同,要求要間隔的遠一些,才方便日後的管理提高產量。

所以,田小午略一思索,便用樹葉及廢棄的麻布將兩邊的兩個耬腳給堵了,僅於中間一個播種器,又尋思了一下,還是覺得這唯一的一個耬口仍舊是稍嫌大了些,這樣不但播種密集,不適合間隔寬的玉米這種作物的種植,且極為浪費玉米種子,便還是如法炮製,用樹枝塞了一下耬口,讓這耬口得縫隙小了許多。

因是第一次改良這耬具,田小午很是底氣不足,她讓鋤頭在圍牆外的荒地上開肯了一小塊的菜地,用這她簡易改造了一下的耬在鋤頭開的這邊角地上好好的實驗了一番,有親自扒開土地看了看耕種的深淺跟種子的間距,試了幾次,等覺得完全合意了才算初步的宣告大功告成。

作者有話要說:俺在堅持日更啊,日更,為了對得起大家的霸王跟留言啊!!!

謝謝以下童鞋的慷慨霸王:

18、雨中的風景

這一次,老天爺終於幫了田小午一回,在鋤頭冒著風險播種後的第四天,老天開眼,下起了田小午來後的第一場雨。

小雨原是淅淅瀝瀝,不多久,便有了瓢潑之勢。

鋤頭家除了那間破爛的造訪也沒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而今這雨越下越大,看不出絲毫的放晴的趨勢,院落裡堆的柴火已是淋溼了好些,鋤頭見灶房也是開始漏雨,忙把灶房角落裡堆著的一小垛碼好的乾柴抱回到他住的那間雜貨屋裡,忙活完了柴火,又見外面幾個竹篩子,揹簍,農具傢什之類的還在淋雨,也趕忙的都搬了進來。

雖是披了那件爛了一半的舊蓑衣,鋤頭還是被雨水淋了個半溼,院落裡已是溼透了,濺起一地的水花,田小午瘸著一條腿,雖是著急在雨裡螞蟻搬家樣的忙活的鋤頭,卻也知道自己出去不過是添亂,只有倚在門框上乾著急。

好在東西不是太多,總共也就那麼數的過來的幾樣,鋤頭麻利的拾掇好了,才從雨幕裡衝了回來。

雖是淋得跟落湯雞一般,鋤頭的心裡卻是無比的高興。

本來鋤頭聽著田小午的話去播種的時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