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名侍者從門外趨步而來,旋即拜道:“啟奏陛下,廷尉有奏,左中郎將蔡伯喈因傷勢過重,已於昨夜在獄中身亡。”
“啊?這——”眾大臣聞言,立時一片譁然。進而都有些不可思議地看向了我。
劉協不禁很是疑惑地看著我問:“少愛卿,你是如何得知蔡中郎早已身亡?”
我回道:“回稟陛下,此乃天機,請恕臣不能直說。”
劉協聞言稍有些意外,旋即點點頭說:“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強你了。”
滿朝文武之中,只有奉先和王允知道我有天眼神通。此刻,王允心下對於我的存在,感到愈發忌憚了。(未完待續。。)
第一百四十九章 西京事變(九)
卻說,公孫瓚退出冀州之後,黑山軍面對袁、曹聯軍獨木難支,便也暫時將兵馬撤到了太行山南麓。
正在這時,黃巾軍攻掠兗州,先入濟北國。濟北國相鮑信兵弱不敵,退走兗州治所東郡廩丘城。隨即,劉岱打算領兵迎擊,鮑信則勸其暫且固守城防,以避敵軍鋒芒;等袁紹與曹操的援兵趕來之後,再行出戰。劉岱依從鮑信之言,暫且按兵不動。
隨後,黃巾軍轉道南下,攻掠任城國。任城形勢告急,國相鄭遂趕忙差人突圍前往劉岱處求救。此刻,曹操的援兵已趕至廩丘數里之外,於是劉岱急急率軍前往任城援救。
然而,等劉岱趕至任城地界之時,城池早已被攻破,鄭遂也被黃巾軍攻殺了。而後,黃巾軍將領管亥率眾迎戰。由於部隊一路急行數十里,還沒有來得及休整,因而劉岱所部被管亥以逸待勞設伏擊破,劉岱臨陣戰死。
是時,曹操與鮑信率兵趕來,二人見劉岱已戰死,便沒有立即對敵軍發起進攻。隨後,二人經過一番休整,便各自率領千餘步騎趁夜襲擊敵軍營寨,打算以奇兵破敵。然而讓人未曾想到的是,他們卻反中了敵軍的埋伏,結果鮑信力戰而死。曹操逆戰不利,只得領兵退走。
袁紹率兵趕到後,得知劉岱已死,便當即委任曹操為代理兗州刺史。而後,黃巾軍又率眾來攻,兩軍在東平國交戰。袁紹、曹操聯合設伏,連破敵軍數陣。黃巾軍因屢戰不利,只得率眾退出了兗州。
朝廷得知劉岱被黃巾軍殺死,便任命金尚為兗州刺史。但是當金尚趕赴至東郡地界的時候,卻為曹操率兵迎擊。金尚戰敗,逃奔南陽投奔袁術。
於此之前,朝廷又派出使者張種前往招撫董卓舊部。但是董卓的女婿牛輔不願歸降。且命人將張種擒殺。此事引起了朝廷的極度重視,但大臣們的意見卻不統一。
奉先我二人都認為應當下一道詔書,將牛輔等一干董卓舊將盡數誅殺,以免他們打著為董卓報仇的藉口起兵叛亂。
王允則不以為然,他認為那些人當初都只是聽從董卓的命令列事罷了,不能算是有罪。如今反抗也是為了自保,亦屬情有可原。因而只要下詔予以赦免,自能消除他們的防備之心。
於是,朝廷又頒佈詔書,大赦天下。然而。這道詔書卻沒有說明董卓的舊部也在赦免之列,這不免依舊使得一眾涼州將領感到疑慮不安。
對於王允的決定,奉先隱隱感到有些擔心。在散朝之後,他私下裡對我表達了他的憂慮,卻說:“賢弟,我覺著王司徒的決議,顯然是在給朝廷留下禍患;沒有幾人能比你我更瞭解董卓屬下那些人的脾性,他們絕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此事若不能儘快解決妥當,我擔心牛輔會聚眾發動叛亂;不知賢弟可有什麼好的應對之策?”
我點頭說:“嗯。辦法倒是有一個。”
奉先忙說:“賢弟快說來聽聽。”
我說:“我們可以先發制人,派遣一支精銳部隊前往陝縣攻打牛輔;只要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其斬殺,涼州軍的軍心勢必會因此離散;屆時要將他們擊破或者收降,卻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奉先點了點頭。又問:“嗯,賢弟分析的極是,為兄也覺著此計甚妙。”
然而,我卻突然又說:“不過。計劃雖然是能行的,但是我估計王允未必會同意,只因當務之急是安頓民生;雖說安頓民生的事宜很急迫。可若要將涼州軍的問題放著不解決,真正的麻煩遲早會來臨。”
奉先聽了我的分析,不禁沉吟著點了點頭,又道:“若是這樣,那可怎個辦才好?”
我則輕笑了下說:“其實,最讓人防不勝防的麻煩,並非是城外那些的董卓舊部,而是城內的這些董卓舊部。”
奉先似乎若有所思,卻問:“賢弟的意思是,先前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