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3 / 4)

伊拉克北部城市)的精細布料,它在古法語中叫“mouslin”,然後在英語中稱為“muslin”。

。。

9 他們的“金光”(4)

甚至許多微不足道的東西也可能產生高額利潤。新商業促使紙牌遊戲迅速流行,因為商人和士兵發現,紙牌很輕、容易攜帶,是一種有趣新奇的消遣活動。象棋和其他棋盤遊戲需要帶笨重的棋子,相比之下,士兵或騎駱駝者可以隨身攜帶一大包紙牌。新行情刺激著更快、更便宜地生產紙牌的需求,而雕版印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此方法通常是用來印刷宗教經文的。紙牌印刷的市場要比經文印刷廣闊得多。

歷史上大多數征服性帝國把自己的文化強加於被征服地區。羅馬人把拉丁語、他們的神,和他們對酒、橄欖油的偏愛強加在人們頭上,他們甚至把小麥種在它無法生長的地方。從土耳其的以弗所到德國的科隆,每一座羅馬城市的市內佈局和建築風格,從市場、道路到圓形支柱或門道的細部,都是一模一樣的。在其他時代中,英國人在孟買蓋起都鐸式的建築;荷蘭人在加勒比海建造風車;西班牙人以自己的風格,在從墨西哥到阿根廷的地區修建大教堂和廣場;美國人在從巴拿馬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地區建立別具特色的居民區。只有對某處的實物遺蹟進行研究,考古學家才能追溯印度、阿茲特克、馬裡、印加或阿拉伯等帝國的發展情況。

與此相比,蒙古人對被其征服地區的踐踏要輕得多。他們沒有給那些地方帶去與眾不同的建築風格;他們沒有把自己的語言和宗教強加於被征服地區,因為在更多情況下,他們禁止非蒙古人學習蒙古語;蒙古人沒有強迫人們種植外來作物,也沒有強行改變臣民整體的生活方式。

蒙古人擅長動員大量人員和利用新技術為戰爭服務,在蒙古和平年代,他們繼續遵循同樣的原則,將遊牧社會的流動性應用於定居區的生活和文化。蒙古軍隊把搜攏的翻譯人員、抄寫員、醫生、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分配給各個家族,他們還以相同份額分配了音樂家、廚師、金匠、雜技演員和畫家。當局把知識工人分別立戶,連同其他工匠、牲口,和經長途跋涉或海上旅行運來的貨物分給各類匠戶。

傳統帝國將財富積累在單個的都城中。所有的道路都通向首都,所有東西的精品都聚集在那裡。都城支配著帝國,像羅馬或巴比倫這些都城的名字成為整個帝國的名稱。蒙古帝國從未有過一個唯一的主要城市,在帝國內,貨物和人民經常從一地流向另一地。

1261年,忽必烈汗設立勸農司,以一個最高長官統領,下面還有八名使員,他們要想辦法改善農民的生活,提高其生產效率。除了促進農作物的種植以外,勸農司通常還有責任保護和提升農民的福利。這個傾向於農民的政策,表明政府在其職能上的態度發生重要轉變,此前的保守態度來源於蒙古人傳統的遊牧生活方式,對農民階級和農業問題歷來不夠重視。在蒙古佔領漢地社會之前,多數農民在所有小地區耕種一樣的作物;作物是隨大區域的變化而變化的,而在大區域內部都是一樣的。蒙古人鼓勵農民種植那些與氣候、土壤型別和排水方式最相適的作物。這種轉變使小地區的作物品種增加,生產率也得以提高。蒙古當局鼓勵把中國傳統作物如茶葉、水稻,推廣到新的地方,尤其是推廣到波斯和中東。蒙古人找到更好的生產工具,他們把一種改進後的三角犁從東南亞引入中國。

蒙古人一控制波斯,就馬上設立一個機構,去鼓勵和改進那裡的農業。經過數千年的耕種之後,這個地區的土壤退化,嚴重影響生產率。蒙古人處理這些問題的方法就是,從中國大量進口種子,並在需要時引進他們最近培植的嫩芽、新枝和整棵樹苗,建立農業試驗站,以適應中東的氣候和土壤。他們帶來各種新稻、粟,還有果樹和根用植物。在蒙古人到來之前,印度、中國和波斯種植許多柑橘類水果,但是蒙古人不停地移植和混種這些品種,使得每個地區的種類更多了。在中國南方的廣州附近,蒙古當局建立一個種著八百棵檸檬樹的果園,它們是從中東地域進口的。在波斯大不里士,蒙古人培植大片檸檬林和柑橘林,它們是從相反方向進口的,即從中國輸入中東。蒙古人移植越來越多的品種,有豌豆、豆子、葡萄、小扁豆、堅果、胡蘿蔔、蘿蔔、甜瓜和各種葉類蔬菜,接著他們培育出新的種類和雜交品種。除供給人和牲口的糧食作物之外,蒙古當局一直對用於紡織的棉花和其他作物非常感興趣,還關注著製成繩、染料、油類、墨水、紙張和藥材的各種原材料。

由於紡織貿易有利可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