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4 / 4)

和它在對外貿易中突出地位,所以蒙古統治者對各種從牲口身上產出的毛織品一直特別感興趣,還有農牧者製造的絲綢、棉花和其他纖維品。1289年,為擴大棉花的種植,蒙古人設立木棉提舉司,並派官員前往新徵服的東南沿海和長江沿岸省份。這個機構想方設法在北方小麥區種木棉,改進紡織加工技術。雖然絲綢在中國國內外享有盛名,但是木棉馬上被證明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新纖維作物。一個地區每一次的革新都有可能引起其他方面的許多變化。新作物需要用新方法去犁耕、種植、灌溉、修枝、系樁、收割、插條、脫粒、磨碾、運輸、儲藏、釀造、蒸餾和烹飪;全新或略微改變了的技術,需要使用新的工具和裝置,接著又需要新的製造技術。

。。

9 他們的“金光”(5)

蒙古人使文化傳播更加方便。只進行貨物交易是不夠的,為使用許多新產品,整個知識系統也必須交流。比如說,麻藥並不是有利可圖的生意,除非有大量關於它們用法的知識,為達到這個目的,蒙古朝廷將波斯和阿拉伯醫生引入中國,同時又把中國醫生送往中東。每一種知識都包含著推銷商品的可能性。很明顯,中國人有著豐富的藥理學知識和獨特的治療方法,如針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