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4 / 4)

,其兄弟妻子長流三千里,抄其家產歸公。崇禎三年(1630年)八月十六日,剛過中秋,袁崇煥被剮於北京鬧市。

袁崇煥被殺,乃是天大的冤案,但不少無知的北京市民卻信以為真,恨極了這個引狼入室的袁巡撫,紛紛上前高聲責罵,甚至生食這位耿耿精忠的烈士身上之肉。

千刀萬剮,明朝就是這樣對待袁崇煥這樣一個大忠臣。

被殺前,袁崇煥作《臨刑口占》,依舊對大明朝忠心耿耿: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仍舊守遼東。

大英雄被剮之時,緊咬牙關,欲哭無淚,只能仰望蒼天,讓冤報嘆息迴盪於自己的胸腔之中!

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禎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極反間計,甚至連入清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張岱(寫《陶庵夢憶》那位),也在書中把袁崇煥列為明朝逆臣。最終為袁崇煥“平反”的,竟然是“韃子”皇帝乾隆。這真是個歷史的黑色幽默!如果羅貫中地下有知,知道自己的《三國演義》多少年後被後金的首領皇太極當作“兵書”來使,以“蔣幹盜書”為原型讓崇禎殺掉大明頂樑柱袁崇煥,羅老先生肯定會在地下憤怒高呼不已。

遍地烽煙——以油澆火的“平賊”

崇禎帝繼位以來,用人不當,自然是不可推卸的主觀責任,但罕見的自然災害,也是明朝滅亡重要的客觀原因。壞運氣,是每個王朝滅亡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從朱由檢繼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628年,陝北突遭大旱。十餘年間,陝西、山西、河南、河北、江蘇、山東,無年不旱。倒黴的是,大旱相繼,蝗災與瘟疫接踵而至,赤地千里,十河九幹。由於乏食,最終出現了“人吃人”的慘劇。天災人禍,小民無生路可尋,加之官員貪�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