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中興之主 作者:一意孤行

過此時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就算朝廷方面願意割地賠款與胡人議和,只怕胡人大汗也捨不得中原腹地的錦繡山河。

想到此處,趙凱正色道:“誠如大師所言,胡人此番大舉南下,除了有冀州和幽州等地的帶路黨慫恿之外,想必也是看到朝廷內亂將起,蜀地未平之事了。不過古人曾有言,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本王乃是當今天子後裔,堂堂晉王殿下,就算是此番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斷然不會讓胡人攪亂我大夏朝的大好河山。”

果然,聽到趙凱這番表態,玄悲同樣慨然道:“好一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老僧雖然只有孤身一人,不過此番甘願為晉王殿下尾上青蠅,若事不可為,有死而已!”

趙凱擺手示意玄悲先不必激動,然後緩緩道:“這也只是最後的打算的罷了,不過此時蜀地雖然尚有叛亂,卻因為地勢所限卻很難攪亂天下,所以除了蜀地之外,大部分地區仍舊處於朝廷的控制之下。而且燕趙之地古來多俠氣,此番胡人入侵,未必就不會跳出來一兩個能夠挽狂瀾於即到扶大廈之將傾的人物,所以大師倒也不必過於悲觀。”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平蜀未平。因為蜀道艱難,所以很多時候蜀地的老百姓對於中原王朝並沒有太多的恭敬,而且山民精悍,如果朝廷派到蜀地的地方官再出一兩個為禍地方的,所以蜀地山民揭竿而起倒是毫不含糊。不過也正因為蜀地相對較為蔽塞,所以一地之亂很難攪動天下,所以趙凱才有此一言。

不過這也只是其中之一而已,至於其二,趙凱忽然想起前世某位大人物的精闢言論,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此時之所以如此分析,也是為了給玄悲和自己增加自信。

玄悲點頭道:“正是此理,蜀地叛亂是非暫且不論,不過胡人若想趁勢南侵,我等大夏兒郎必然要給之當頭一棒。”

“大師久在冀州,對於胡人知之甚詳,不知能否為本王介紹一下胡人的具體情況?”

“殿下,自從胡人大汗統一草原之後,對於中原大地已經垂涎不是一兩日了。為了能夠加速南下的程序,胡人大汗此番將大部分部落之中的能戰之兵調動起來,共得三十萬騎兵左右,而且因為胡人馬匹眾多,這些胡人騎兵中的精銳之士多是一人雙馬,甚至一人三馬,至於剩下的老弱病殘,則負責後勤運送。”

頓了頓,玄悲接著道:“本來胡人不善治練之術,所以軍中向來鐵器不多,不過此番幽州和冀州等地的通敵之人,只怕會假借通商之名暗中向草原上運送鐵器以為晉身之資了。胡人本身就有戰馬之速,此番在藉著兵戈之利,想來更是如虎添翼了。”

聽罷玄悲一席話,趙凱心中憂慮更深。沉思一番之後,緩緩開口道:“胡人此番動用三十萬大軍並不是小數目,雖然有不少老弱病殘為其整理後勤,不過料其後方不會留下太多的防備。我等到達冀州方面之後,可以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奔襲胡人後方,第一要務自然是截斷或者焚燒胡人糧草,至於其二,可以讓他們在胡人後方大肆燒殺搶掠以亂胡人軍心。”

玄悲聽到此處,卻是低聲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然後接著道:“殿下,如果當真派出小股精銳騎兵奔襲胡人後方,我等只要斷其糧草足矣,不一定要在胡人後方燒殺擄掠吧?”

趙凱嘆息道:“大師,本王亦不想多造殺孽,不過此番兩軍對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能夠打擊胡人的勢力,本王必然毫不手軟。我等雖然能夠派出一些精銳騎兵奔襲其後,卻也只是杯水車薪罷了,不可能對於整個戰局有太大的影響。如果我們只對其糧草下手,早晚要被胡人以糧草為餌將這些小股精銳擒殺殆盡。如果這些小股精銳一邊燒殺擄掠,一邊斷其糧草,卻是虛則實之,實則虛之,可以讓胡人有些琢磨不透,如此一來這些精銳騎兵才能在胡人後方造成更大的影響。”

像這種派出小股斥候奔襲敵後的做法,一方面是為了從敵後獲取一些訊息,另一方面自然就是為了能夠禍亂其後方。不過說到底,真正能夠安然到達胡人後方的兵力畢竟有限,所以趙凱倒也不會對於這些斥候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將其作為消磨胡人勢力的其中一計罷了。

看到玄悲似乎已經預設了自己的做法,趙凱接著道:“當然,胡人此番南下有三十萬大軍,僅憑著這些斥候自然不可能讓其撤軍,所以我等此番更要依仗的還是城池之堅以應對胡人兵戈之利。除了雁門關、寧武關等地要加強防備之外,冀州和幽州等地的一些大小城池同樣要加高加厚,若是胡人不惜折損強行攻入關內,屆時我等就可以將鄉野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