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武緯。彩雲深處狀元歸。但見瑞靄凝眸,奇香噴鼻,兩個仙童持繡幡柄,兩個仙女執紅燈球,八個妙環吹打樂器,擁護於公,怎生打扮:
毳冕垂旒,蟒袍玉帶。項帶銀圈金壓服,手執翡翠如意,環佩叮咚,委實好看。忠臣回陽,必然如此。
又有四位仙姬,提爐焚香,引尋送生、催生、保生三位娘娘。三位娘娘皆是五色宮裝,迎風繚繞。詞曰:彩雲邊擁眾仙,霓裳舞奏鈞天。瑤島上明珠圓,藍田內寶玉堅。生貴子萬選錢。
娘娘說:“來此已是。”按下雲頭,送入洞府。
詞曰:萬朵祥雲繞九霄,異香靄靄仙樂飄飄,降下英豪。一日同生十二嬌,都包裹在文武狀元袍。
那些眾女子應託生者,遣神送去,各處皆於三月初三日子時降生。更有曹昆亦是此日此時出世。曹昆所以同八字者,為下回大鬧西湖張本。然後才演出大塊文章來呢。
卻說兵部左侍郎張經,年近五旬,未曾生子,夫人梁氏去年代納崔姬,今已懷胎十月,尚未分娩。張爺望子甚切,常想道:“如天之福,生得一男,真張氏門中之幸也。”詞曰:
吹面不寒楊柳風,春皇司令萬紫千紅。睨睆鶯聲調舍北,呢喃燕影過牆東。幹鵲當簷噪,喜氣融融。這一日,掌家婆稟老爺:“崔姨要分娩了。”張說:“快請私當收生婆子來。”答:“是。”
贊曰:
果然生下嬰孩子,一定是張家掌上珠。
。。。
 ;。。。 ; ;
第七回 張總督出征倭寇
〔先聲謁金門〕調
詞曰:
好嬰孩,何曾把人牽礙。貔貅擁出波濤外,門楣有倚賴。
張說:“妙,妙!昨日崔姨幸生一子,延我宗支。謝天謝地!已差蒼頭張洪去覓乳孃,怎麼還不見來?”洪回來稟說:“乳孃有了。”張說:“吩咐他小心服侍。”答:“是。”三日洗兒後,張說:“乳孃,抱來我看。前日我兒生時,異香滿室。今看頭角崢嶸,雙眸炯炯,將來必有好處。好孩子!”起名張昆。
詞曰:
老蚌產明珠,愛惜藐姑酷似,碧海中鐵網珊瑚。眉清目秀頭角類吾,畢竟是擎天柱大丈夫。
張洪說:“添丁又進爵,喜事正重重。稟老爺,聖旨下。”但見四個校尉,頭戴金勒黃緞帽,身穿黃緞馬褂、寶藍緞繡蟒袍,腰佩海魚皮鞘刀。老太監王勳
頭戴倭緞盤金盔,身穿大紅緞繡蟒袍,項掛藍寶石串珠,手捧黃絹冊命。
宣旨說:“張經匍匐聽命。江浙之間海倭猖獗,賜卿兵符,加卿總督尚書銜,帶領五萬人馬,協同應天總督曹邦輔亦領五萬兵,前去剿滅。即日起行。欽此。”謝恩,張跪說:“萬歲,萬歲,萬萬歲!”起身,說:“老公公請坐。”王說:“君命在身,不敢久留。告辭了。”張說:“恕不遠送。”吩咐開門,放了三通大炮,點齊五萬人馬,破站前來。
晨興夜宿,軍令嚴明。到了江南境界,張說:“來此是揚州瓜步,長江天塹,萬頃茫然。東望金、焦,南瞻鐵壅。好一派江景也。”備了八百隻渡船,泊到潤州登岸,紮下行營。
贊曰:
五萬精兵來,軍門已洞開。
炮聲喧鼓角,威武表雄才。
當發兵符令箭,差中軍官前往應天,調總督曹邦輔大人到蘇州會議。前行迅速,中軍官說:“得令。”張說:“倭寇冒犯天朝,首從俱要殲盡。為人臣子上報君恩,在此一舉。”這一日,張尚書眾兵先到蘇州,卻好曹總督帶領五萬兵亦到姑蘇不知怎樣會議,下回分解。
。。。
 ;。。。 ; ;
第八回 曹邦輔海上從徵
〔先聲西江月〕調
詞曰:
不是獻寶龍王,卻是小醜跳樑。將軍奉命整戎行,海上旌旆飛揚。一派水色山光,宛築萬里城長。舳艫盤折走羊腸,直搗巢穴而亡。中軍官繼令說:“曹大人到。”張說:“請見。”中軍官說:“轅門打恭。”張說:“奉旨相招,共商軍務。”曹說:“隨帶三軍,聽候驅遣。卑將於三月上巳之期幸生一子,名喚曹昆。次日接到兵符,是以來遲。望大人恕罪。”張說:“吩咐三軍,就此起兵前往。”張元帥的軍容純是紅色,曹參謀的軍容純是白色,真個如荼如火,照耀長天。只聽得眾軍吶喊,好不威武驚人也。有古詩一首為證。
歌曰:
將軍飛出從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