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3 / 4)

小說:玉蟾記 作者:京文

殺氣橫空山欲赭。

黑漫漫處海門雲,此地乘船似乘馬。

還如三箭薛徵東,都是軍中水戰者。

舵樓十萬擁貔貅,休言彼眾不我寡。這倭國在三韓東南大海中,凡百餘國。自漢武帝滅朝鮮,通於漢者三十許國,國皆稱王。其大國王居邪馬臺,去樂浪萬二千里,大約在會稽海東與珠崖儋耳近。其俗男子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別尊卑之次。女人披髮,衣如單被,貫頭而著之。以蹲踞為恭敬人。性嗜酒,多壽。壽百餘歲者甚眾。國多女子。大人皆有四、五妻。其餘亦不減二、三。至漢桓、靈間,倭國大亂,歷年無主。有一女子名卑彌呼,年長不嫁,能以妖術惑眾,遂自立為王。女王滅後歷國。迄於元,地在東海之東,與日本、琉球兩邦接壤,沃野數千百里,雄兵數十萬人。

洪武初年,輸誠納款稱臣,世未有二心。只因嘉靖朝奸相嚴嵩當國,徵求無厭,且以奴隸待之,倭王大怒,遂舉兵,以清君側為名,隱懷奪取中原之意。卻也怪不得他。

這倭王名叫麻圖阿魯蘇,武藝件件皆精,登舟如履平地。其妻名叫百花娘娘,能撒豆成兵,剪紙為馬,用的是雙劍,兩件法寶,一名黑二囊,放出來漫天黑霧,莫辨東西,一名紅焰囊,放出來熠天紅光,頃刻燒人。先鋒大將名叫鐵骨打,有萬夫不當之力,生擒上將如虎抓羊。看他三人怎生打扮:

倭大王面如腐炭,圓睛突出,唇長四寸,紅如硃砂。頭戴烏金盔,拖貂狐尾,插雉雞毛,背後小黑旗四面,身穿黑鐵甲,足下烏皮靴,手執黑纓長槍。

倭娘娘面不加脂粉,好似嬌滴滴一枝帶雨梨花。動如飛蝴蝶,靜似睡鴛鴦。出征海上不減水漫金山白娘子。

倭先鋒赤發散披,金腦箍上一朵紅絨球。身穿火浣布的氅衣,腰圍赤豹皮。臨陣脫去氅衣,就是赤條條一個精身,刀槍火炮不入。

此三人各帶雄兵二萬,個個都如水怪、水妖。此時張元帥十萬兵臨海紮營,倭大王六萬兵紮在海東頭。兩軍下了戰書,約期開戰。是日張元帥調了四員華將,乘舟東下。倭王亦調四員番將,駕船來迎。三聲炮響,兩軍交兵,但見海面如五色游龍,一往一來,或東或西,自辰至酉,戰了四十五、六個回合。倭將漸漸要輸。張元帥初到洋麵,恐有伏兵,遂嗚金罷戰。倭營亦收兵而回。

。。。

 。。。  

第九回 通元子初助破倭

〔先聲雙句漿水令〕調

詞曰:仙航載一帆風快,羽扇揮掃除蜂蠆。從今破了殺人戒,我軍臨、我軍臨,海上龍吟他兵敗,他兵敗,村邊犬吠。

通元子說:“聞得倭國犯順,張元帥領兵抵敵。但倭營邪術勝人。此次會戰,張元帥定要損兵折將。貧道算明,必須破他妖法,方能取勝。無如趙文華奸賊忌賢害能,竟要將張、曹兩家屠戮。大劫天成,無從解救。只是趙文華那廝兇殘可恨。我且下山去走一遭。”

且說張大人在中營與眾將說道:“前日雖勝倭營一陣,究竟未知他的虛實,何可造次進兵。古語云:‘撼泰山易,撼岳家軍難。’言不輕動也。詩曰:

大將行師審速遲,軍機豈是蠢夫知。

無如督戰文書急,翻使英雄不自持。

噯,趙文華,趙文華!你只知阿附嚴嵩,那裡知道軍務?

羽書來催數次,兵若猝進,恐失機宜。若不進兵,彼必以養寇誣我。這便怎麼處?”中軍官稟說:“參謀曹大人進見。”曹說:“元帥,連日倭營罵陣甚急,都中督戰不休。卑將看來,宜與一戰,內以塞讒慝之口,外以脅敵人之心。”張說:“曹大人,勢處兩難,只好權宜從事。約定日期,與倭會戰便了。”那邊倭王說:“娘娘,華兵利害。今日出徵須用法寶。孤家敵住張經,先鋒敵住曹邦輔。若不分勝負,娘娘上陣助戰,必然贏他。”正是:

海上騰騰殺氣,陣中種種妖氛。

贊曰: 將軍雖猛虎,畢竟是凡夫。

只為催兵急,妖謀得勝圖。

倭營安排已定,放下五百號戰船,皆有水輪八個,行動如飛。每船桅檣十丈,三道蒲帆。船頂四圍雉堞,女牆洞中俱有西瓜滾水炮。水營中軍是麻圖阿魯蘇,左軍是鐵骨打,右軍是百花娘娘,乘風破浪、耀武揚威。

這邊張元帥吩咐:“三軍小心迎戰,不可貪功。”只見張元帥以紅旗殺入倭王黑隊中,倭先鋒赤條條精身殺入曹軍白隊中,真如神龍戲海,四散水花。戰了許多時候,忽聽一聲炮響,百花娘娘出了陣門,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