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筆洗換宣爐(1 / 1)

“這就很不錯了,古玩鑑定沒有全家,只有行家,很多人用一生的時間來研究一門,都不一定能研究明白。 “懂明清官窯的不一定懂五大名窯,懂明清字畫的也不一定懂唐宋真跡。 “說到底還是小沈你宅心仁厚,好心有好報,這件銅爐雖然不是明代真宣,但也是嘉靖朝宮廷仿造的極品明宣,市場價不會低於一千萬元。” 吳溪山吳老這時候也了鑑賞臺,他是宣爐鑑定的權威,一番話讓滿場皆驚。 蕭老笑笑:“吳老弟他是鑑定宣爐方面的大行家,他說是,你這宣爐就是,小沈你算是發了一筆小財啊!” “千萬?還是一筆小財?”沈愈不由自主的嚥了口唾沫,饒是他在古玩圈見過不少大場面,這一千萬怎麼也不能說是小財吧? 蕭老家裡的產業到底得有多大啊? “吳老,您是宣爐鑑定方面的權威,傳說冶煉、鑄造宣德爐的督造官是明代禮部尚書呂震與工部侍郎、尚書吳邦佐。 “這個說法到底可不可信?畢竟現在市場上的宣爐很多都有吳邦佐的款識。” 人群裡有人這樣問道。 吳溪山笑笑:“可能是,也可能不是。 “據明代大臣呂震等編撰的《宣德鼎彝譜》記載:宣德三年三月,因有貢來風磨銅,明宣宗則嫌棄內廷宗廟祭器樣式簡陋,不合古式,所以命工部重新鑄作了一批銅爐,大約鑄制了117種,3365件。 “主料就是風磨銅,輔料有,赤金,白銀,生紅銅,錫,鉛,鋅,鐵等。 “煉製技法又分五煉,六煉,八煉,十煉,十二煉之說。 “宣爐煉至六次,則現珠光寶色,有若良金,所以越往上越好。 “其中以十二煉的最為稀有,宣宗時有一件仿造唐天寶三足金烏鼎,周身赤金純裹,羽翅生動,重達十八斤六兩最為珍貴。 “還有一件卦象鼎,重十六斤八兩,周身赤金純裹,有雷雲之文。 “除此之外,更有玉兔朝元鼎,大金猊獸爐,蟠桃鼎,萬壽鼎,平安鼎,如意鼎等二十幾件十二煉的宣德爐。 “但有一點,呂震是永樂時期的大臣,仁宗即位,又兼太子少師,進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可是他在宣德元年四月就去世了。 “所以《宣德鼎彝譜》此書講的即便是真的,也不應該是呂震所著。 “至於什麼吳邦佐為工部侍郎之說更是純屬子虛烏有,明代工部不管是侍郎還是尚書都沒有這個人,《明史》中也是查無此人。 “可是其人一定沒有嗎?也不一定,要知道很多吳邦佐款宣爐,署的是工部官臣,若是此人精通鑄爐之法,那督造宣爐也並非沒有可能。 “此人很可能是一個工部小吏,聲名不顯但對鑄爐之法很是精通,所以現在的很多所謂的宣爐上都有他的名字。 “話說回來,很多人以為我是鑑定宣爐專家就一定知道,其實我又不能穿越,穿到明朝看看宣爐到底是誰造的,用的什麼材料,到底造了多少尊,我又怎麼都能知道呢?大部分也是靠各種古籍上講的推測。 “但是宣爐的製造集合了當時明代的能工巧匠,參照皇宮御府中所藏的柴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這六大名窯瓷器的款式。 “又翻看《唐天寶鑄鼎圖》,《宣和博古圖錄》,《宋祥符禮器圖》,《考古圖》,《宋高宗鑑古圖》等史籍這是沒什麼問題的。 “不然也不會有名震天下,空前絕後,在古玩史上獨佔一頁的宣德爐。” 吳溪山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更是頗為幽默,所以大家聽的也都是津津有味。 “小沈,我的柴窯殘器換你的這尊明代宣德爐,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突然,章宗寶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湊了過來,甚至說出一個讓在場眾人都非常驚訝的話來。 不過,大家看到有人談價也就慢慢走下了鑑賞臺,這也是坊市規矩之一。 “章董,您那件三足筆洗不是拍出去了嗎?”沈愈先是怔了怔,然後好似想起了什麼,反問了一句。 “那人是我好友的一位子侄,拍下這件瓷器純屬是來為我捧場,我怎能讓人家破費呢? “所以我乾脆用那瓷器先跟小沈你換了,也省得到時候與他多費口舌。”章宗寶老江湖了,說瞎話是面不紅氣不喘,已達爐火純青的境界。 “章董,我這尊宣爐應該不是真宣,您拿那件稀世奇珍,瓷中之皇的三足筆洗換是不是有些吃虧啊?” 章宗寶目視木桌上沈愈的那尊宣爐,臉上雖然沒有什麼表情。但他一雙眸子裡透出的卻是竊喜之色,“再加五十萬。” 沈愈…… “章董,您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說您可能會吃虧,而不是我。”沈愈解釋道。 “一百萬。” “不是錢的事,我是說您要看好了,這可能只是一尊明仿宣爐,您剛才也送了我一副明本蘭亭,這樣吧……” “兩百萬!” 沈愈暗暗嘆了口氣,反正對方不差錢,自己也賺了數倍,還白得到一件柴窯筆洗,並且那件筆洗自己也用鑑寶金瞳看了,當屬柴窯無疑。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