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勸你不要累這心(1 / 2)

“什麼怎麼看?”沈愈收斂心神反問了一句。 裴玉琴溫婉一笑:“我的意思是說,你能看出此畫出自哪位名家筆下嗎?” 沈愈把手機LED手電筒關掉後苦笑一聲:“我上哪看去啊,佚名畫之所以叫佚名畫就是因為沒有作者署名,也沒人在現場看到原作者作畫,所以根本無法斷定。 “你是做拍賣行的,自然知道很多佚名畫後邊都帶個‘傳’字,為什麼帶這個傳字?就是傳說,傳聞是某位名家畫的,不能百分百確定,多多少少的都存在一些爭議。” 裴玉琴眨了眨眼:“若是從作品風格或者說畫法淵源上看呢?” 沈愈搖搖頭:“此畫除了一個畫名外,鑑藏章全是些無名之輩的,根本就毫無頭緒。 “目鑑這東西也不太保準,畢竟一個人一個看法,我覺得好的,你就未必,並且以假亂真的畫太多了。 “比如清初四王,就是王時敏、王鑑、王原祁以及王翬,他們全部都是高壽之人,本身繪畫水平更是相當高超,而且最愛仿古,到了中晚年,他們仿宋元名家的畫作,單從繪畫技藝上講已不在原作者之下。 “甚至去其弊端,已經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你說這怎麼分辨? “還有,單從畫風,馬遠與馬麟,周臣與唐寅分的清楚嗎?也分不清楚! “趙左與董其昌的作品分的清嗎?也很難。 “那能不能斷代?”裴玉琴追問個不停。 沈愈嘆了口氣:“斷代?也有些難!” “魚龍畫在歷史上難道有很多人畫嗎?” “當然!魚龍畫始於三國時期,漢末名臣徐邈便是善畫魚龍,其丹青之藝出神入化。 “到了東晉則是有書畫號稱江左第一的王廙,《歷代名畫記》中將其畫評定為上品之上的絕品。 “後唐時期,有袁専專門以畫魚著稱,南唐則是有江南布衣徐熙擅畫水藻游魚。 “最重要的是到了宋代後,畫魚名家輩出,宋元明清可以叫得上名字的就有三四十人,這只是說的是名家,而那些有手藝卻聲名不顯的畫家就更多了。” 裴玉琴愣了愣,“這豈不是說很難鑑定了?” 沈愈站起身伸了個懶腰:“本來就是這樣,你想啊,佚名畫流傳到現在還是佚名,那隻能說明古人都不鑑定不出來。 “古人要是鑑定出來了,那就不是佚名畫了,咱們這些現代人又如何能鑑別的出呢?” 裴玉琴美目掃了沈愈一眼,有些玩味的笑道:“沈老有沈半張的美譽,肯定有獨門的鑑畫秘訣,你是他老人家的獨孫不可能沒有拿手絕活的。” 沈愈聞言微怔,“我就說了一個名字,你就把我的底細打聽清楚了?哇,你也太可怕了吧?” 裴玉琴攏了攏髮絲後嬌媚一笑:“我在古玩城管理處說了你的身高樣貌,就有人說是你,畢竟在古玩城開店的年輕人很少,而長的比明星還帥氣的只有你一個。” 沈愈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啊!” “幫人幫到底,難道佚名畫就真的完全無法鑑定出自何人之筆嗎?”裴玉琴拉著沈愈胳膊輕搖道。 沈愈不動聲色的抽出胳膊,“這也不一定,這東西主要看鑑定者的眼力,名氣與地位。” “眼力我理解,但鑑定者的名氣與地位是什麼意思?” “比如《溪山行旅圖》(董源)、《瀟湘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寫生蛺蝶圖》等,因為畫作上並無作者款印以及署名,在明代以前都是歸類到佚名畫中的。 “到了明代,董其昌把《溪山行旅圖》、《瀟湘圖》、《龍宿郊民圖》、《夏山圖》四幅佚名畫都確定為董源真跡。 “他甚至專門用“四源堂”收藏這四幅古畫,因為都姓董更是稱董源為‘吾家北苑’。” “其它三幅畫基本沒問題,而《龍宿郊民圖》卻是存疑,當然這畫確實有很大可能是董源真跡,可能性甚至達到百分之九十五。 “但一定是董源真跡嗎?不一定。 “大收藏家詹景鳳在《東圖玄覽編》中說此圖無款識,亦無前代明賢題字,相傳為董源《龍繡交鳴圖》,圖名亦不知所謂,注意他說的是相傳。 “乾隆也說此畫在元以前沒有人可以鑑定,到了董其昌這裡才鑑定為董源真跡。 “不同於《瀟湘圖》等在宣和畫譜中可以找到畫名,《龍宿郊民圖》宣和畫譜中根本沒有記載。 “同樣,《寫生蛺蝶圖》水平很高,可說是花鳥畫中的絕品,此前也被很多名人收藏過,包括南宋賈似道。 “但大部分藏家都是鈐印,董其昌卻是在該圖上題跋:‘趙昌寫生曾入御府,元時賜大長公主者屢見馮海粟跋,此其一也。’ “至此以後,這圖就是趙昌所做了,後人也就沿用此說法。 “但是不是趙昌所畫?不一定!書畫鑑定大家徐邦達先生曾經說過《寫生蛺蝶圖》非趙昌筆,很像徐熙,但是北宋之畫無疑問。 “還有一種佚名畫,本身沒有名款,但有同時代名人的題跋,這種佚名畫可信度更高一點,比如李公麟的《五馬圖》。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