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進城中的麋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滅了雍氏滿門及其餘黨,並派人搶佔了城中糧倉。
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南中離成都太遠,大軍所需的糧草若只靠成都供給的話根本供不過來,單是路上的消耗就承受不住。
所以麋龍又遇到了荊南打游擊時的困境,就是需要自己解決大軍糧草,這種情況下不搶佔糧倉能行嗎?
城裡忙完了,城外伏擊的漢軍也回來了,張嶷將雍陵的首級遞到麋龍面前說道:“都督,逆賊雍陵已經伏誅,接下來該怎麼做還請都督示下。”
“把雍陵的首級掛到城樓上去以儆效尤。”麋龍吩咐一句又看向爨習說道:“爨老,請幫忙尋找一下太守正昂的屍體,正太守的喪事得重新辦,而且大操大辦。”
太守正昂被反賊雍闓殺害,現在漢軍收復滇池,自然要重新收殮正昂的屍體,並向朝廷表奏正昂的功績。
麋龍初來乍到,很多事都不是很懂,肯定要求助爨習這位地頭蛇了。
爨習拜道:“都督放心,下官這就去處理。”
地頭蛇就是好用,爨習透過打聽很快找到了太守正昂的屍體,該死的雍闓竟然將正昂的屍首扔進了城外亂葬崗,連塊草蓆都沒給。
麋龍趕到時,正昂的屍體已經被野獸啃的只剩骨頭架子了,他們還是透過殘留的衣料以及一枚破舊的鐵環確認了正昂的身份。
麋龍站在亂墳崗上,看著慘不忍睹的屍體攥緊拳頭咬緊牙齒,語氣森冷的說道:“雍闓狗賊,本都督在此發誓,定要將你挫骨揚灰。”
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來,南中的豪強壓根沒將朝廷當回事。
他們吃準了朝廷大軍進不了南中,就算進來了也不會久待,所以做起事來毫無顧忌。
麋龍命人收殮正昂的屍體,將其妥善安葬之後率軍返回城中,站在城樓上眺望南中的大好河山。
彩雲之南,環境好空氣好,唯獨心情被雍闓搞的不美好。
該死的狗賊如此對待朝廷任命的太守,簡直罪該萬死。
“還生氣呢?”諸葛恪走到身後難得的勸道:“咱們既然殺到,雍闓伏誅就只剩下時間問題,你實在犯不著跟一個死人生氣。”
麋龍搖頭道:“我沒有生氣,只是在想怎麼才能將南中徹底納入朝廷治下,就是像對中原那樣直接統治,而非現在這樣採用羈縻之策,讓南中豪強在這裡高度自治。”
所謂的羈縻之策就是利用當地豪強治理當地百姓,這些豪強只需要向朝廷上份降表就可以繼續在境內當土皇帝。
這麼做的好處是省錢省事省心,壞處就是朝廷在這種地方收不上來一毛錢的稅,甚至還得倒貼,偶爾撥款安撫這些豪強,讓他們別搞事。
這還不是最難受的,最難受的是這群豪強對朝廷毫無忠心可言,朝廷強大的時候他們自然會乖乖聽話,安心做個好臣子,可若朝廷一旦露出頹勢,他們會毫不猶豫的造反背刺。
就像這次,劉備跟孫權和曹操同時開戰,庲絳都督鄧方又死於任上,國難當頭之際雍闓這種豪強非但不想著報效朝廷,反而直接豎起反旗,在朝廷背後來上一刀,這樣的臣子要之何用你說?
諸葛恪嘆道:“將南中納入朝廷之下,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太難,沒有上百年的潛移默化根本不可能。”
麋龍苦笑道:“誰說不是呢!”
武力征服一個地方容易,但想要將其徹底納入大漢治下,變成大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卻很難。
就拿南中來說吧,歷史上的蜀漢一直在開發南中,但直到滅亡也沒能將南中徹底納入治下。
後世的東晉,宋齊梁陳,隋唐五代都沒做到,唐朝的時候人家還直接獨立,建立南詔國了。
到了兩宋,當地士族想臣服大宋,結果老趙家的皇帝不要,讓段氏成功建立大理國又分裂了數百年。
後來元軍雖然滅了大理將其收回朝廷,但蒙古那群野蠻人根本不懂治理,對這裡採用的依然是羈縻政策,屬於換湯不換藥。
直到明朝建立,高瞻遠矚的洪武大帝拒絕了南中豪強自治的提議,派義子世鎮雲南的同時焚燒了當地所有的書籍,並不間斷的將雲南百姓遷往內地,又將內地漢人遷來雲南,如此堅持了上百年,持續性的移民實邊才將雲南徹底納入華夏版圖。
這種情況下麋龍想在短期內將南中收回朝廷,怎麼聽都像是在做夢。
麋龍卻眺望著遠方語氣堅定的說道:“難又如何,再難的事也得有人邁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