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公孫大娘和李十二孃帶著滿身的疲憊回到了長安。長安城的人們紛紛議論著她們的壯舉,讚歎著她們的勇氣。張旭聽聞她們歸來,帶著自己的弟子吳道子幾次登門道謝。 吳道子,一個在當時已聲名遠揚的畫家,雖然拜在張旭門下學習書法,但他對繪畫的熱愛卻更為深沉。他的畫作,筆觸細膩,線條流暢,人物生動,被譽為“畫聖”。然而,他總覺得自己的畫作缺少些什麼,直到他跟隨師傅張旭來到七秀坊,親眼目睹了公孫大娘的劍舞。 那日,陽光灑在七秀坊的廣場上,公孫大娘身著紅衣,手持長劍,翩然起舞。她的劍舞如行雲流水,舒緩而自然,彷彿將天地間的靈氣都匯聚在了她的劍尖。吳道子看著公孫大娘舞劍,眼中閃爍著光芒,彷彿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師傅,您看,公孫大娘的劍舞多麼美妙。”吳道子指著廣場上的公孫大娘說道。 張旭轉頭看向吳道子,微笑著點頭:“是啊,她的劍舞確實非凡。你看她的劍法,流轉自然,如詩如畫。這其中蘊含的意境和韻味,正是我書法中所追求的。” 吳道子陷入了沉思,良久後才說道:“師傅,我明白了。我要畫出的是人,是人的情感和內心。公孫大娘的劍舞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力量和美感。我要將這種力量和美感融入到我的畫作中。” 從此以後,吳道子開始嘗試著將公孫大娘劍舞中的意境和韻味融入到自己的畫作中。他的畫作變得更加生動、更加有力量。他筆下的人物,不僅有生動的表情和動作,更有深厚的情感和內涵。他的畫作中,線條變得更為流暢、圓轉,如同公孫大娘的劍舞一般。 張旭看著吳道子的進步,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自己帶出了一個出色的弟子,他的畫作將會成為後人學習的典範。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公孫大娘的劍舞。 這天揚州瘦西湖河畔下了一整天鵝毛大雪,整個世界都被潔白的雪花覆蓋,一片寧靜祥和。七秀坊今天沒有演出,坊內的弟子們早早地歇息了。夜深人靜,只有雪花落在屋頂和枝頭的輕微聲響。公孫大娘和李十二孃正坐在暖爐旁聊天,爐火噼啪作響,溫暖的氣息瀰漫在空氣中。兩人的話語漸漸慢了下來,眼皮開始沉重,正漸漸有了睡意。李十二孃剛想回房離開,外面突然傳來細微的腳步聲。 七秀坊的一個弟子輕輕叩響公孫大娘的門,那女弟子進來後悄悄的對公孫大娘和李十二孃說:“我剛剛去小解,發現有賊進了咱家倉房!我躲在暗處觀察了一會兒,看到一個黑影在倉房裡翻找東西。”她的聲音帶著緊張和顫抖,顯然是被嚇壞了。 公孫大娘和李十二孃對視一眼,臉上都露出了震驚的表情。公孫大娘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她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慌亂,必須想出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她低聲問道:“你認出那個賊了嗎?” 女弟子搖了搖頭:“沒有,我只看到了一個黑影,沒看清是誰。” 公孫大娘皺了皺眉,思考片刻後說:“十二孃你帶幾個師妹去看看。” 李十二孃點點頭,心想“這賊太大膽了,敢到我們七秀坊偷東西,”於是叫上眾弟子,她們想來個甕中捉鱉,好好教訓盜賊一下。李十二孃迅速起身,她身形矯健,氣勢如虹,一時間將眾弟子的睡意全部驅散。眾弟子紛紛拿起武器,跟隨李十二孃衝向倉房。轉身離開了房間。順著雪地上的足跡朝倉房走去。她們心中明白,這場風雪既是自然的災害,也給潛入的賊人提供了掩護。她們必須謹慎行事,以免打草驚蛇。 她們來到倉房外,發現門已經被撬開,裡面一片狼藉。李十二孃和眾弟子對視一眼,心中都明白,這個賊恐怕已經得手了。 突然,一個黑影從倉房內竄出,向兩人撲來。李十二孃揮劍準備迎擊,藉著大雪的反光,眾弟子果見倉房內有一黑影閃動!那黑影似乎也察覺到了不對勁,正要逃跑。眾弟子們揮舞著寶劍衝向黑影,寒光閃爍,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突然,一個聲音大喊:“住手!”是公孫大娘披衣趕來了。她的出現讓眾弟子們暫時停下了腳步,但依舊保持警惕地盯著眼前的黑影。那黑影已經無處可逃,只能站在原地,驚恐地看著眾人。 大娘點亮了油燈,屋內的景象逐漸清晰起來。眾弟子們驚訝地發現,原來這黑影並不是什麼賊人,而是一個人。這人身材高大,衣衫破爛,手中正拎著倉房的幾十個饅頭。他一臉驚惶地看著眾人,眼中滿是絕望之色。 公孫大娘看著眼前的人,心中也是一驚。她沉聲問道:“你是何人?為何會在我們七秀坊的倉房內?” 那人沒有回答,只是低著頭,一言不發。 李十二孃見狀,不耐煩地說:“不說話就把你抓去官府。” 在這個風雪交加的夜晚,這名男子顫抖著站在公孫大娘的門前。他的身體因為寒冷和飢餓而顫慄,最終他鼓起勇氣開口道:“我……我只是太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