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記、蘇總,你們好,這就是我們的生產車間了。” 車間內,這家公司的老闆跟兩人介紹了起來。 偌大的車間,生產包子、豆漿、粥食、麵點、粽子等機器應有盡有,都是適合早餐售賣的產品。 “方總,像這樣一臺裝置一個小時能生產多少個包子。”張浩傑伸手指向生產包子的流水線。 “張書記,我這種是大型的包子機,備料充足的話,一條線一個小時的產能大概3000個左右。”方總回道。 “嗯。”張浩傑點頭,又問道,“方總,之前我聽說,用機器包的包子沒有手工做的那麼鬆軟好吃,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嗯,確實是這麼回事。” 方總點頭,之後又話鋒一轉,“不過,這個難題去年已經被我們技術部門給攻破,所以現在我們用機器做出來的包子鬆軟,跟人工包的口味差不多,而且還十分均勻和美觀,等下我們可以試吃一下。” “哦,老方,那這個技術能不能分享給我一下,我願意補償給你。” 聽聞,蘇衣兵笑問方總。 “蘇總,您就別跟我這麼客氣了,記得五年前我公司資金週轉困難,在我走投無路的時候,您二話不說,立馬給我轉了一百萬過來,這恩情,我終身難忘。” 說著,方總熱淚盈眶,所以,不用說技術,就連您們新公司前期的生產,我都可以派團隊去協助你們。” 他是一個知恩報恩的人,所以,當他聽蘇衣兵說出了想投資食品加工廠的時候,就主動邀請對方過來參觀取經。 “嗯,那就謝謝老方您了。”蘇衣兵朝方總點頭一笑。 這個時候,如果再推脫,那真的就是太見外了。 這個世界,朋友是不少,但以誠相待,真心的朋友卻少的可憐。 “方總,您做食品那麼久,是怎麼管理食品安全這一塊的。”這時,張浩傑凝重道。 作為這個專案的發起者,同時,食品安全又關乎千千萬萬老百姓的問題,所以,他不得不多此一問。 “平時多注意衛生,原材料、成品等,我們都有一套嚴格的檢驗體系,所以,張書記,只要管理到位,也不用擔心食品安全的問題。”方總回道。 “嗯,那我可厚著臉皮求您到時候多指導蘇總他們公司完善這一塊的管理。”張浩傑笑道。 “嗯,張書記,那是自然。” 方總點頭,接著道,“畢竟,我也希望蘇總的這個新公司快速發展和成長起來,到時候我們可以多多交流一些產品和經營上的問題。” …… 十分鐘後。 “方總,方便帶我們去看一下你們的售賣餐車嗎?”參觀完生產車間後,張浩傑饒有興趣的問道。 不管是成本還是實操性,售賣餐車關係到經營農戶的切身利益,所以,他對這一塊也十分感興趣。 “好的,張書記,蘇總,我們往那邊走!”方興伸手一指。 …… 公司倉庫內。 “方總,做這種售賣餐車,一個需要多大成本?方便透露給我們嗎?” 站在餐車旁,張浩傑又問。 這種餐車是用不鏽鋼材料製作而成,不算太重,而且可以自由收縮與展開,裡面也有煤氣加熱裝置。 難得可貴的是,下面還安裝有四個輪子,方便經營商戶推拉,甚至是可以用一輛電動車就可以拉動。 可以說,非常方便實用。 方總回道:“張書記,我們是自行設計,而且與廠家合作,都是批次生產,所以也不算貴,一臺餐車也就3500塊錢,加上經營商後期自行配備煤氣套裝,大概就4000塊錢左右。” “嗯,那也不算貴,以後老百姓想與蘇總的公司合作經營,所需的創業資金也不到一萬塊錢。” 張浩傑滿意點頭。 …… 下午:16:30。 “蘇總,經過這一輪考查下來,我們的這個專案還是有很大的實操性的,李總他們的經營戶總體有百分之三十的毛利,而且,相對來說,早上6點鐘出灘,十點半以後就可以收灘,所以,後期應該是有很多人有合作意向的。” 回程的路上,張浩傑朝蘇衣兵笑道。 今天,他們不僅參觀了工廠的加工生產、儲存倉庫、物流配送等環節,難得可貴的是,方總還將各項經營資料分享給他們。 “張書記,我們現在是更大規模的生產,後期一旦我有經驗了,成本或許比方總還要低,而且,搞這個專案,也算是我的一個善舉,並不打算賺錢,所以,到合作農戶手中的利潤可會更多哦。”蘇衣兵認真道。 “蘇總,做生意哪有不賺錢的道理。” 張浩傑無奈一笑,認真道,“蘇總,我是想這個專案能長久運營下去,甚至是我們這裡做為試點,以後全國推廣呢,所以,企業有利潤才能更加的為社會貢獻。” 聽聞,蘇衣兵點頭,接著認真道:“嗯,張書記,我會注意的,但這個專案作為我的第一個愛心專案,我會嚴格統一定價銷售,把最大的利益回報給合作伙伴和消費者。”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