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他們直到老死都是默默無聞,成為一個毫不起眼的過客。他們不明白,其實,他們可以拯救世界,造福天下蒼生,只需要他們相信自己。
現在,根據我們現在自身的情況來看,管理、投資、營銷方面的鉅著我們就不探討了,我們現在來簡單的談談思想,第一本鉅著《論語》。
《論語》中的做人之道,一,正直磊落。二,重視仁德。三,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
人格塑造——一,君子不器。二,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三,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四,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
這本鉅著我們簡單知道就行。因為下面我們要學習的是融合了儒、道、釋三家思想的鉅著《菜根譚》,這個書名包含了兩個含義。一,咬得菜根。百事可做。二,歷練清苦貧寒,培固超逸品格之旨,在洞察世情之餘,點化人間無數。
在講解這個之前,你們要明白,這又是一個文化背景不同的時代,這些偉人的觀點和說法既有和之前那些大師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你們也放下心來,我會逐一給你們解說。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
在我之前生活的國家某個時期,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哲學觀點論,名為中庸,指的是不偏不倚。以折中的態度來處世,講的是三個物體,天、地、人之間的關係。
人世間的人情冷暖是變化無常的,人生的道路是崎嶇不平的。因此當你遇到困難走不通時,必須明白退一步的為人之道;當你事業一帆風順時,一定要有謙讓三分與人的胸襟和美德。
這裡有許多版本。我們依照這個版本來解說。
第001句:“棲守道德,毋阿權貴。”全文——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這裡指的是,一個堅守道德規範的人,雖然有時會遭受短暫的冷落;可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久的淒涼。大凡一個胸襟開闊的聰明人,能重視物質以外的精神價值,並且又能顧及到死後的名譽問題。所以他們寧願承受一時的冷落,也不願遭受永久的淒涼。
第002句:“抱朴守拙,涉世之道。”全文——涉世淺,點染亦淺;歷事深,機械亦深。故君子與其練達,不若樸魯;與其曲謹,不若疏狂。
一個剛踏入塵世的青年人閱歷雖然很短淺,但是所受各種社會不良習慣的感染也比較少;一個飽經事故而閱歷很廣的人,各種惡習也隨著增加。所以一個有修養的君子,與其講究做事的圓滑,倒不如保持樸實的個性;與其事事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達一點才不會喪失純真的本性。
第003句:“心事宜明,才華須韞。”全文——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心地像青天白日一般光明,沒有一點不可告人之事;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他的才學像珍珠美玉一般珍藏,絕對不輕易讓人知道。
第004句:“出汙泥而不染,明機巧而不用。”全文——勢力紛華,不近者為潔,近之而不染者尤潔;智械機巧,不知者為高,知而不用者為尤高。
權利和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汙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瞭。
第005句:“澹泊明志,肥甘喪節。”全文——蔾口莧腸者,多冰清玉潔;袞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顏。蓋志以澹泊明,而節從肥甘喪也。
能夠忍受吃粗茶淡飯的人,他們的操守多半都像冰一般清,純玉一般沌白;而講求穿華美衣服、吃山珍海味的人,他們大多都甘願作出卑躬屈膝的奴才面孔。因為一個人的志氣要在清心寡慾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而一個人的節操都在貪圖物慾享受中喪失怠盡。
……
第028句:“驕矜無功,懺悔滅罪。”全文——蓋世功勞,當不得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過一個悔字。
即使有世間最偉大的豐功偉績,也承受不了一個驕矜的“矜”字所起的抵消作用;即使犯了滔天大罪,只要能作到一個懊悔的“悔”字,就能贖回以前的過錯。
第029句:“淨從穢生,明從暗出。”全文——糞蟲至穢,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躍彩於夏月。因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晦生也。
糞土裡所生的蟲是最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