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一旦化為蟬卻只飲秋天潔淨的露水;**的野草本不發光,可一旦孕育成螢火蟲以後,卻可在夏天的夜空中發出耀眼的光彩。由此而知,潔淨的東西常常從汙穢中產生,明亮的事物常常在黑暗中出現。
第039句:“無過便是功,無怨便是德。”全文——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人生在世不必勉強去爭取功勞,其實只要沒有過錯就算功勞;救助人不必希望對方感恩圖報,只要對方不怨恨自己就算知恩圖報了。
第048句:“伏魔先伏自心,馭橫先平此氣。”全文——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則群魔退聽;馭橫者先馭此氣,氣平則外橫不侵。
要想制服邪惡必須先制服自己內心的邪惡,自己內心之惡制服之後,一切其他邪惡自然都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橫逆事件,必須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動的情緒,這樣所有外來的橫逆之事自然不會侵入。
第056句:“不流於濃豔,不陷於枯寂。”全文——念頭濃者,自待厚待人亦厚,處處皆濃;念頭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濃豔,亦不宜太枯寂。
一個心胸豁達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豐足,對待別人也要講究豐足,因此他凡事都講究氣派豪華。一個【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過著清苦的生活,就是對待別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現得冷漠無情。所以一個真正有修養的人,日常的愛好,既不過分奢侈,也不過分刻薄吝嗇。
第068句:“善人和氣一團,惡人殺氣騰騰。”全文——吉人無論作用安詳,即夢寐神魂無非和氣;兇人無論行事狼戾,即聲音唉語渾是殺機。
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不論言行舉止都極鎮定安詳,甚至就連睡夢的神情也都洋溢著一團和氣;反之一個性情兇暴的人,不論做什麼事都手段殘忍狠毒,甚至就連在談笑之間也充滿了恐怖的殺氣。
第079句:“勿羨貴顯,勿慮飢餓。”全文——人知名位為樂,不知無名無位之樂為最真;人知飢寒為慮,不知不飢不寒之慮更為甚。
一般人都只知道名譽與官職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卻不知沒有名聲沒有官職才是人生真正的樂趣。一般人都只知道飢餓跟寒冷是最痛苦的事,卻不知那些不愁衣食的達官貴人,他們的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才是最痛苦的。
第085句:“厚德載物,雅量容人。”全文——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不可持好潔獨行之操。
一塊骯髒汙穢的土地,才是長植物的好地方;一條清澈見底的河流,往往沒有魚蝦生活。所以一個有高深修養的君子,應具有接納庸俗的氣度和寬恕他人的雅量,絕不可自命清高,不跟任何人來往而陷入孤獨狀態。
第089句:“一念私貪,萬劫不復。”人只一念私貪,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汙,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越一世。
一個人只要心中出現一點貪婪或偏私的念頭,那他原本剛直的性格就會變得懦弱,原本聰明的頭腦就會被矇蔽得很昏庸,原本慈悲的心腸會變得很殘酷,原本純潔的人格會變得很汙濁,結果就等於毀了他一輩子的品德。所以古聖先賢一致認為,做人要以“不貪”為修身之寶,這樣才能超脫物慾度過一生。
第034章新的形象
第093句:“君子德行,其道中庸。”全文——清能有容,仁能善斷,明不傷察,直不過矯,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鹹,才是懿德。
清廉純潔而又有能容忍不廉的雅量,心地仁慈而又有能當機立斷的魄力,聰明睿智而又有不失於苟求的態度,性情剛直而又有不矯枉過正的胸襟,這就像蜜餞,雖然浸在糖裡卻不過分地甜,海產的魚蝦雖然淹在鹽裡卻不過分地鹹,一個人要能把持這種不偏不倚的尺度才算作美德。
第096句:“君子窮當益工,勿失風雅氣度。”全文——貧家淨掃地,貧女淨梳頭,景色雖不豔麗,氣度自是風雅。士君子一當窮愁寥落,奈何輒自廢弛哉!
一個貧窮的家庭要經常把地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個貧窮家的女兒要經常把頭梳得乾乾淨淨,擺設和穿著雖不算得豪華豔麗,但是卻能保持一種脫俗高雅的風範。因此,一個有才德的君子,一旦際遇不佳而處於窮愁潦倒的景況,絕對不應該萎靡不振、自暴自棄。
第098句:“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全文——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