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1 / 4)

小說:最高通緝 作者:江暖

形勢研判已是極為嚴峻,說一觸即發之勢不為過,然而,在班恩再度殺來之前,羅正道還得按照既定節奏繼續生活下去。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人生,不管風吹雨打天塌地陷,只要一息尚存,生活總得繼續下去。

思路在班恩身上糾纏了半晌,走出作坊後愁眉不展的羅正道無奈地閉上眼睛,努力適應外界環境的明暗變化,隨後他接過隨從遞上的墨鏡和頭巾,把自己與風沙肆虐的戶外環境隔絕開來。

簡約不簡單,這是絕大部分技術的本質所在,從表面上看,風車是一種不復雜的機械裝置,但也並不像外行人們以為的那樣輕巧。要知道,為了獲取在弱風環境下能夠正常使用的功能,風車必須具備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絲風力的能力,與之相對應的是,瞬時颳起的強風可能毀掉風車負載相對有限的葉片和傳動裝置,這一切往往發生在轉瞬之間,造成破壞也只需要幾秒鐘而已,即使為風車設計了手動減速剎車的裝置,操作者也來不及解除危機。

風是由大自然創造的,人力無法改變風的特性,抱怨風的無常是無意義的,只能在改進風車的技術上面下功夫。

既要利用風能產生動力,又不能讓該死的強風把風車給毀了,這個兩難問題在有電腦自動控制系統的舊世界是小事一樁,在新世界就得好好想個主意來解決這道難題了。

困難是明擺著的,羅正道恍惚間記得在舊世界,中世紀的荷蘭風車早就解決了這個兩難的問題,人家可沒等到計算機時代,可見低技術方案未必不能奏效。可惜的是,他不記得荷蘭人是用什麼方式解決的,這個科技樹上的關鍵研發專案終歸還得自行點亮。

能源和動力是工業的根基,一旦脫離開這兩樣東西談論什麼發展工業,那就是在緣木求魚了。

第一次工業革命依靠著蒸汽機和紡織工業,從而造就了日不落帝國約翰牛的輝煌時代,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普及了電氣裝置和內燃機為標誌,漢斯貓的崛起與兩次世界大戰均與此密不可分。只聽到樓梯響,遲遲不見人下來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仍處於難產狀態,從歷史長河變遷的高度審視時代變革的根源就能知道什麼是文明前進的動力。

風力只能暫時緩解發展工業對動力和能源的強烈渴求,真正能帶來革命性變化的動力源,必定是完全可控的新能源。

這時候,羅正道的目光透過了天然茶色水晶打磨而成的鏡片仰望蒼穹,身為一名穿越者,他走到今天這一步固然不易,更可怕的是他還不知道自己是否走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

威克礁誠然是個窮山惡水的鬼地方,卻也是羅正道在新世界安身立命的本錢,更絆住他手腳的累贅,究竟是哪一種成份更多,那就要根據他自己作出的判斷來決定了。

地精在主大陸搞起了遷界禁海,與外海之間的傳統貿易航線商旅斷絕,海盜們的劫掠收益急劇縮水,羅正道也愈發依賴威克礁提供的經濟收入和補給品,他不能像從前那樣打不過敵人轉身就跑,今後硬碰硬的大仗肯定是少不了的。海盜們在戰艦上習慣了不穿鎧甲,或是身著輕甲作戰,要他們與以強悍著稱的大地精步兵對戰,乃至於遭遇座狼騎兵突襲,這絕不是什麼好訊息。一句話,單純的海盜路線發展到今天這一步,前路已經越走越窄了。

賊心不死的地精大軍必定會捲土重來,汲取了前幾次的失敗教訓,地精會做足功課,羅正道自然也得做好見招拆招的準備才行,對他來說,那就是把威克礁上這些半職業化的海盜武裝成一支真正的軍隊。

在班恩降下神諭把羅正道打成異端之前幾天,雅靈帝國運抵威克礁的軍援中包含了一批單兵裝具,確切地說是兩百套半身板甲。

毫無疑問,雅靈給的這點武器裝備只能說是聊勝於無了,鑑於金屬製品的昂貴价格,外購明顯不是好主意,羅正道思量再三決定自行製造鎧甲用於武裝海盜艦隊,以求在未來的大戰中佔有某種優勢。

腦海中的知識是穿越者最可信賴的金手指,從舊世界的軍事史中可以知道,板甲是古代鎧甲技術發展到極致的作品。

若問為什麼在鎧甲前面加上古代二字,因為在從未放棄發展軍事科技的舊世界,一種全新的鎧甲隨時可能量產裝備部隊,名字叫作“單兵外骨骼裝甲”。簡單點說,這玩意可以視作是未來鎧甲的發展趨勢,外骨骼裝甲與古代鎧甲的區別在於自帶動力系統,不必再由士兵的血肉之軀負荷甲冑的重量,只要內建動力足夠強勁,不管結構多複雜沉重的裝甲都能穿在士兵身上。妨礙這款概念防具實用化的問題則是動力不足,在可預期的未來,能量護盾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