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福安到外面找到一根棍,厲無芒看看還合適,就拄著棍試著走了幾步,十分不便。於是坐在椅子上歇著。晚上睡覺又夢見水珠在丹田中慢慢旋轉。
半個月後,柳思誠回到易府,那日聽厲無芒說,商道新出的強人是濟王的人馬,就動力去檢視的念頭。適逢易林祖孫倆進京會友,柳思誠利用此空暇說是外出遊歷,實是去了商道。
一個人沿著商道走個往返,那些個強人只是烏合之眾,濟王人馬的說法不過是捕風捉影,以訛傳訛,柳思誠對這一結果十分失望。
回來見厲無芒跛了一條腿,就陰沉了臉。柳思誠逃難中收下厲無芒,是需要一個書童,二來厲無芒長的與其世子有些相像,遂將厲無芒看著是與自己命運相關聯的人。
如果厲無芒擺脫厄運,步步興旺,似乎也預示著自己終將登上權力巔峰。柳思誠先前對厲無芒的愛護,不過是圖個好兆頭。
柳思誠貴為親王手握重兵,隱姓埋名藏身避難,華五的話是他的希望,遇著厲無芒也是無心收留,既收留下,心中不由自主的將他看成是自己運道的一個標識。
見厲無芒如此情形不由氣餒,暗想是不是過於相信華五?當初自己坐擁北三州八十萬人馬,足以與柳實一較短長,卻偏偏聽了華五之言,棄下封地漂流到高州。
見柳思誠面色難看,厲無芒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幾日,厲無芒見先生一直沒有好臉對自己,就打定主意離開。
這日柳思誠在案前看書,厲無芒拄了棍走過去,叫聲“恩公。”平日裡厲無芒只稱呼柳思誠為先生,今日要辭別就改口稱恩公。
柳思誠抬頭看著他。
“這條腿拖累人,也不能伺候恩公,無芒在高州城中有個親戚邀我去住些日子,特向恩公辭行。”
柳思誠本不是恤貧濟苦的心腸,況近日見高州商道中並無自己的人馬,有些心灰意冷,對厲無芒也就失去耐性,沉著臉點了頭。厲無芒默默離去。
與易福安打過招呼,厲無芒拄著棍離易府。走到大街上沒有去處,前些日子賣瓜子仁麥芽糖賺得幾錢銀子,現今自己雖然瘸著腿,也只有用這些做本錢重操舊業,只是沒個住所。
白天在街上賣瓜子仁麥芽糖,夜裡住在城隍廟裡,厲無芒的腿也一直不見好。易福安偷著出來看過他兩次。
這日厲無芒在街上賣瓜子仁,看見易名相與易福安走過來,易名相遠遠的就大叫一聲:“無芒!”“少爺,你幾時回來的?”厲無芒見了易名相很是高興。
易名相走近,道:“昨日回來的,沒見著你,聽福安說你辭了王先生在街上賣糖,今日我向先生告假,讓福安帶著來尋你。”
易名相看看厲無芒“你這腿還沒好呢?聽福安說瘸好些日子了。”
“還沒好,也不礙事,拄個棍就能走。”
“無芒住哪裡?”
“有住處。”厲無芒不願告訴易名相。
“我知道你住城隍廟。”易名相說著,從身上摸出個二兩的小銀錠遞給厲無芒。“先拿著,找個地方住。回頭我跟管家說說,易家在城裡有些生意,給你尋個鋪子做學徒,也就有地方住了。”
厲無芒沒有接銀子,笑著道:“我走路也吃力,如何做學徒?”
“那也不礙事,先治好腿再學不晚。”易名相說完將銀子揣在厲無芒身上。
易名相書香門第,小小年紀卻有俠義心腸。與厲無芒相處日久有些感情。
厲無芒把那銀錠掏出來。“少爺,銀子我不能要,學徒我也是不去的。”
“我知道無芒是不願受我恩惠。”易名相有些生氣。
厲無芒身世坎坷性,格倔強,天生傲骨,不願拖累別人。見易名相不悅也不知說什麼好。
易福安一旁道:“無芒,不如你到我家去住,爹媽知道我們兩個是朋友,過兩個月我就回紅葉鎮去。”
易名相問易福安道:“你怎麼過兩個月回去?”
“福安過兩個月在少爺家也做滿兩年,自然是回去的。”易福安家欠了易府的銀子無力償還,父母將其送入易府幫工還債的。
易名相一聽想起原由,就不再做聲。過了一會,易名相忽然道:“我們三人到城隍廟結拜兄弟如何?”
厲無芒易福安都吃一驚。
“少爺,我們都是下人,怎可與少爺結拜?”易福安覺得少爺的想法匪夷所思。
“我平日裡讀書,也不曾結交朋友,你們兩個與我投緣。再說無芒本不是我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