堋薄�
崇禎十六年的六月,被心急的皇帝催得快要發瘋的孫傳庭,頓足長嘆道:“我也知道備戰不充分,此行兇多吉少。但大丈夫豈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和獄吏對簿公堂!”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事已至此,雖萬千人,吾往也!”這是孫傳庭發出的最後一聲決然的,卻也是無奈的聲音……
十六年八月一日,他在西安關帝廟誓師;十日,率十萬所謂的“大軍”出潼關。臨行,他與夫人訣別,孫夫人毅然道:“丈夫報國耳,毋憂我!”
孫傳庭雖然抱定了必死的決心,但多少還有點盡人事而聽天命的幻想。除了他手下的牛成虎、高傑、盧光祖等人外,他還徵調了白廣恩自新安來會,並命四川秦翼明出商、洛,河南陳永福出洛陽,左良玉部西上夾擊李自成。
另外,他也有一張好牌,那就是李自成兵政府侍郎丘之陶暗通官軍。此外。明軍還裝備了三萬輛“火車”和大量先進火器,這也算是有利條件之一。
八月中旬地時候,孫傳庭收復了沒有多少兵力防守的洛陽,有人建議修復洛陽城牆,將其建為一個堅固的據點。孫傳庭道:“我們不出關,猶為萬全。今既出關,已無萬全可言了!”
孫傳庭此言擲地有聲,大有有風蕭水寒,壯士不還的慷慨悲壯。
九月八日,孫傳庭進抵汝州,李自成部將,綽號四天王的李養純投降,帶來了重要情報:諸賊老營在唐縣。偽將吏屯寶豐,李自成精銳盡聚於襄城。
孫傳庭依照情報,迅速督大軍攻克寶豐,擒殺李自成委派的州牧陳可新。然後襲佔唐縣,將俘獲地李自成軍家屬全部殺掉,李自成軍得到訊息後,全軍痛哭,鬥志反而因此高漲。
此後連日大雨,官軍糧草不繼,但在孫傳庭的率領下。仍然攻破縣,並與來援的李自成萬餘精銳會戰獲勝,擒闖軍果毅將軍謝君友,斫斷李自成坐,幾乎擒獲其本人,;李自成慌亂中退往襄城。
在這一個階段。官軍取得了一些勝利,但補給不暢,兵力單薄的劣勢仍未能改變。九月中下旬,孫傳庭的內線丘之陶事洩被殺,自此官兵情報斷裂。
十七日,留守汝州的明軍部隊因糧餉不繼譁變,孫傳庭被迫回軍就糧,並平定叛亂。李自成乘勢追擊。雙方主力會戰於南陽附近。
李自成軍列陣五重,最外層是新降附的饑民,其次是步兵,再次是騎兵。再次是精銳騎兵,最內層是老營和家屬。明軍陷陣力戰,攻破闖軍三層陣線,與李自成精銳騎兵殊死拼殺,雙方膠著不下。
飢餓的明軍未能持久,陣型開始擾動。白廣恩地火器營官兵大叫“師敗矣!”將火器車輛推倒,騎上牽引車輛的馬匹逃跑。傾覆的車輛堵住了其他部隊撤退的道路……
闖軍以鐵騎衝殺踐踏,步兵則以粗大的木棍猛擊,不少官兵被連盔帶頭地敲碎。李自成的騎兵緊追不捨,一天內追殺了四百里地,直攆到孟津。明軍死者四萬餘人,喪亡兵器輜重數十萬。孫傳庭的督師坐,也在逃跑中丟給李自成的追騎。
孫傳庭千辛萬苦組建起來的一支主力部隊,就此覆亡了。得人心者得天下,所謂的人心是什麼?人心,就是糧食,就是情報,就是源源不絕地後備兵員,就是李自成輸得起十回八回而孫傳庭一回都輸不起。
十月七日,李自成軍大舉攻潼關,從間道繞到關後,夾擊明軍。李自成以繳獲的孫傳庭坐騙開潼關城門,大軍蜂擁而入。
就這樣,這座雄關又一次被攻破了……
孫傳庭收拾潰逃的部下,向渭南撤退,在路上被闖軍追及,他和參軍喬遷高躍馬大呼,率殘兵衝入敵陣中,奮戰陣亡,最為悽慘的是,連孫傳庭屍首都沒能找到!
在孫傳庭兵敗的時候,盛京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皇太極病死了……
滿清崇德六年九月十三日宸妃死後,皇太極一直朝思夜想,吃不下飯,甚至還昏迷過一次。但僅僅是宸妃死的悲痛也不能致他於死地。宸妃死前,皇太極已有病,使他最後斷送生命地恐怕是多種因素的併發。
皇太極一生諸多軍國大事,事必躬親。由於長期處於高度緊張,嚴重損害了他的健康,致使積勞成疾,病兆頻頻發生,特別是遇到宸妃之死,悲痛不已,更增加了他的身體負擔。當潛伏的重病一朝突發,瞬息之間就奪去了他的旺盛的生命。
據說在死的前一天,皇太極似乎預見到了什麼,他不斷喃喃地看著南方,嘴裡一直在說著兩個人地名字,“崇禎”,“朱斌”……
當快要天亮的時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