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3 / 4)

小說:毅軍突起 作者:莫再講

、其中包括了三名隊官、四名隊附、18名哨官的廣安守軍舊部精英。傷殘的也達到了897人,使得劉克武實際上可以再戰而用的兵力,只剩下了2400多人而已。

但這一天的激戰,雖然清軍傷亡達到了4600餘人,敵人也沒好到哪去。新南軍戰後的統計,斃敵達到了7500餘人、打傷敵軍15000餘人,活埋的俘虜只一下午就達到了7500人。

看到這個統計結果後,劉克武心中很清楚,這也就是說,至少登陸參戰的日軍第六、第七軍兩部人馬,只在這一天之內就給自己的部隊打沒了一半。

丁汝昌那邊的戰後統計,是損失1900人換來了斃敵3320名、打傷日軍4400餘人的戰果。這一天的戰鬥,只能用慘烈來形容了,其他任何的詞都是不恰當的。這樣的慘烈,卻是值得的。

坐到臨時徵用大宅的正堂之上不大功夫,參謀營務處的提調曹瑛就拿著幾份電報走了進來。

接過他手上的電報,劉克武看了一下。那上面先是榮城那邊,自己的哥哥拍來的戰報。一天激戰,榮城未失不算,劉克文還重創了幾艘靠近海岸的日軍艦艇。擊斃日軍1130人、俘虜558人。

第二標和第三標擊斃的日軍,佔了大半,損失卻只有陣亡83人、傷殘123人而已,可以說是一場真正的大捷。

在榮城的守軍,則以兩千五百人開戰,陣亡過了五百人、傷殘也過了五百人。這樣的結果,主要還是因為他們都是新兵。其中很多軍官,還都是抽大煙的“雙槍兵”。

再接著是青島方面的戰報,劉朝先一到青島就以直屬兩營為基礎,迅速的將膠州、青島一帶的兵權全都抓到了自己的手裡,幾個小時就整集出了一支五千人的隊伍嚴陣以待。可日軍卻只是在青島外圍派了幾艘軍艦,放了幾炮,並沒有真在那裡展開攻擊。

在登州發現,潘萬才卻根本就沒見到日本人的影子。那個老將在電報之中,露出了一些不滿的情緒,直言希望劉克武可以讓他帶第一標也來威海參戰,別讓他在登州那當什麼總辦官。

在這一天之中,山東巡撫李秉衡,實際上只是負責了在濟南接收那1。2萬名鬼子的降俘。時不時的,他給前線來上幾個電報應付一下。

這並不能怪人家李秉衡,誰讓光緒皇帝給了劉克武爵位和漢軍副都統呢。那個巡撫也是個沒爵非旗之人,他也很清楚劉克武雖和他平等品級,實際上光緒把劉克武往山東一派,他那個巡撫在軍務上就得聽這個年紀和他孫子一般大小爵帥的。!~!

..

第139章 短休再出發

不用說是和馮子材一同打出過諒山大捷的李秉衡了,在這樣的封建思想還很深入人心的時代裡,輩分、尊長的觀念是主導的。wWw、換到任何一個人身上,朝廷把個和他孫子年紀一般的新貴往他這一放,反過來管著他他也都會有很大情緒的。

不過讓劉克武很欣慰的是,李秉衡還算是給自己的面子。在讓人把那些戰俘送進濟南的時候,劉克武特意同時送去的公文中,指明瞭要把這些鬼子送到濟寧、兗州一帶去建立30個戰俘營。

在東面大戰之時,李秉衡接到公文後竟從荷澤、德州等地抽調團練,湊上了三千人按劉克武公文所言,押著那些戰俘直奔濟寧府而行。當劉克武打完這第一天的時候,那些戰俘已經到了濟寧、兗州和鄒城三地。

在北京的那個朝廷,這時劉克武才知道竟然也在下午的時候,做出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慶親王先是讓西洋各國出面,以日本親王和大將為人質,要挾日本罷兵未果。

年輕氣盛的光緒皇帝一看日本人不管他們的親王了,大怒之下下令先行將幾個日軍高階將領,在傍晚的時候直接拉到了東郊民巷的洋人使館區砍了腦袋。

砍了十二個日軍將軍,當然,那裡是不包括率眾投誠的上原勇作等人的。但砍的那些也都是日本的將軍,還有兩個男爵,所以還是給日本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的。

光緒皇帝砍完人家的將軍,立即就放出了話,責令遼東宋慶、馬玉昆,山東李秉衡、劉克武和丁汝昌“犯我天朝者,殺無赦。倭寇雖強,然諸卿莫畏,當力誅盡而方停之。”

看到這樣的聖諭,劉克武笑了。光緒皇帝果然真如自己看到的那些歷史資料所下的結論,是個很想做一代名君、卻生不逢時做了傀儡的悲劇之皇。這次他的表現,正是一個真正的皇帝,該為這個國家做的。

可惜,他生不逢時,給這個國家災難已經太深重。他身後的那個朝廷,也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