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部分(2 / 4)

小說:文武雙修 作者:鼕鼕

,忽然話鋒一轉,道:“若是如此想,那‘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解?”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意思就是消弭佔有之心,剋制自己的欲!望,專心致志於最淳樸的事情之中。

而,中年人意見則是窮究聖智之巔峰,這顯然不是“少私寡慾”。

中年人面色微微一變。

宿雲也不去理會,轉而說道:“此一句乃是上古先賢之真言,如何會是悖逆文修之道的言論,你錯了!”

宿雲威勢一凝,如同大山傾覆,欺壓向中年人。

後者面色徹底大變,有對於宿雲實力的驚駭,更多的卻是對宿雲詰問的心驚。

“你…你!好,若是以你所說,那拋棄智慧,百姓獲利,這一句就是對的,那不知失去了智慧,百姓如何獲利?”

宿雲盯著中年人的目光,冷冷一笑,道:“我說過你錯了,卻也沒說他們就對了!”

“恩?你是何意?你們崇文館先生教的也不對?”中年人猛然吃了一驚。

這道理其實很簡單。

一個講拋棄不用,百姓獲利;而另一個則是運用到極致,而後百姓獲利。

而這兩個觀念幾乎就是這個問題的兩個一半,此刻宿雲竟然說二者都不對,中年人如何不吃驚!

“哼,本以為你是個人物,卻也不過如此!”

宿雲莫名呵斥了一句,一拂袖子,看向五個學員,道:“也好,今日我就為你們講講這一番道理,你們聽好,回到崇文館還要講給其他學員聽,記住了嗎?”

五人大喜過望,連忙應下。

中年人雖然惱怒,卻也是面露期待之色。

宿雲沉默了一霎,微微輕咳,道:“這兩句話的第一句,歸納起來,無非就是絕棄聖智,絕棄仁義,絕棄巧利。你們玉存先生錯在對於聖智、仁義、巧利的理解,而你…”他看向中年微微露出不屑之色,道:“而你不但錯了對於這三者的理解,更是錯了對絕棄的理解,換而言之,這一句話連一分也不曾領悟!”

中年人面色一紅,就要辯解,卻被宿雲揮手打斷。

“你不服,那我就說到你服!”

頓了頓,宿雲道:“絕棄自然就是斷絕拋棄,此處並無疑議,而天下世人錯的地方就是對於聖智、仁義、巧利的理解。倘若聖智是聖與智的合成,那麼智慧斷絕,百姓愚昧,如何得利?若是仁義是仁與義的合成,那仁義斷絕,如何會有孝慈?若巧利是巧與利的合稱,那麼巧利斷絕,百姓事倍功半,人人憎惡勞作,自然就會生出取巧之心,想要謀奪他人財務,如何斷絕盜賊猖狂?這明顯就是謬誤,是世人對先賢的誤解!”

至此,五個學員和中年人稍稍窺出了一點頭緒。

宿雲繼續說道:“此處聖智乃是求聖之智,仁義乃是求仁之義,而巧利則是求巧之利。”

“求聖之智?”中年人半信半疑。

宿雲微微頷首,道:“不錯!這三句話和在一起,就是斷絕追求成聖的智慧(但不斷絕智慧);斷絕追求成仁的道義(但不斷絕道義);斷絕追求捷徑的利益(但不斷絕利益)。因為這三者都是執念,這是下乘小道,一旦人人追求,人道,天道,全部大亂!”

“而大賢說這句話的意圖是在警告我等後學末進,不可誤入歧途,反倒是落入了下乘,混混沌沌,悽悽慘慘!”

中年人不是蠢人,聽到這裡面露恍然,而其餘五位學員卻還是懵懵懂懂,有些不解。

宿雲輕輕一笑,解釋道:“這一句話合在一起就是說,斷絕追求成聖的智慧,這樣百姓才能自然勞作,自然學習,一切都在無為之中,以此而來,收益自然是大有提升;斷絕追究成仁的道義,這樣就不會出現假仁義,人人做真,百姓才能真正孝純仁慈;而斷絕追求捷徑的利益,人人都以辛勤勞作,自然也就無人會偷盜以此獲利,於是盜賊再不復存在!”

“這樣的說法,完全可以從下一句得到驗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這是說,上面的三種的原因就是因為剋制己心的定力不足(以至於中途走入邪門歪道,偏離了本來的大道),所以才會發生這種情況。只有剋制己心,專注守一才能通達彼岸!”

至此,中年人徹底了悟,面色不僅遍佈赧色。

宿雲冷冷看向中年人,道:“你堂堂一個文聖,更是一尊神級強者,你來找我怕不是上這三樓這麼簡單吧!”

中年人聞言面色陡然一變,深深看了宿雲一眼,又緩緩緩和了面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