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說監察院的御史最難打交道,現在看來果真如此,就憑這油鹽不入的性子,真不知出了監察院,還有那個衙門容得下這些人。“我既然約了大人前來,便不會讓您空手而歸。”話雖如此,胡南景還是覺得自己今天的行徑過於莽撞,與連玉常這等書生意氣最重的人談交易,無疑是與虎謀皮,真是名利心害人啊。
探了好半天口風,胡南景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地交出了自己手中的東西,換來的只是勉強算承諾的一句話。連玉常在其他方面也許還不成熟,但對於皇帝的心思卻是守口如瓶,半句都不肯透露。糾纏良久,胡南景最後才隱約感覺皇帝是在整治賀蕭兩家的勢力,而泰慊同和孫雍就是靶子,這個體悟先是讓他喜出望外,然後卻是一身的惡寒。想起兩家的滔天勢力和皇帝的冷酷果決,想要渾水摸魚的胡南景頓時感覺自己只不過是渺小的螞蟻而已。
儘管胡南景是秘密與連玉常見面,但短短几天之後,三位御史暫居的驛站從門可羅雀到擁塞不通,幾乎讓不明就裡的人目瞪口呆。無職在家的泰慊同聞訊頓時昏厥,他無論如何都料不到會有這樣的變故,而孫雍也是在家中暴跳如雷。無奈他們先前威勢雖隆,但牆倒眾人推卻是永恆不變的道理,官員中也沒有那種明確的效忠意識,頓時蜂擁而去告密的幾乎將驛站淹沒。
但泰慊同還抱著最後一絲僥倖,那本帳簿看來還沒有落在連玉常等人手中,否則起先這一關絕不至於這麼好過。事到如今,革職對於他來說只是最輕微的處罰,只要能保住元氣,靠著蕭雲朝的勢力,東山再起不是難事,但帳簿一定要追回。想起自己那幫如同無頭蒼蠅的屬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看著別人的部屬都能幹得很,而自己養的這些人卻都是飯桶,他無論如何都覺得喪氣。
不齒這些齷齪官員言行的三位御史陷入了一片忙碌,光是他們現在掌握的證據,足以震驚整個朝廷,牽涉的上下官員不下百位。雖然戰績驕人,但這完全違反了皇帝的初衷,三人一想起皇帝威嚴的神情,滿腔的熱情頃刻之間便化為了烏有。制衡,唯有制衡才是平穩之道,連玉常等人商議之後,立刻連夜開始整理那些文書資料,只要是那些關係重大又牽涉甚廣的,他們立即封存,甚至連多看一眼都不敢。
儘管趁此機會大發厥詞,打擊異己的官員時常出現,但胡南景在這個時候站在了前頭,圓滑的手腕穩住了一大批人。正是他的一個個暗示,讓本來蠢蠢欲動的人慢慢平息了下來,這些人也不是不知輕重的,幾句提醒頓時如冷水澆頭一般讓他們覺察出了事情的詭異。也正是因為胡南景在這次異動中壓住了陣腳,讓連玉常在之後的奏摺中為他說了幾句好話,竟是讓他小小得了一個彩頭。
綿英看似在成都知府任上循規蹈矩,什麼都沒做,但卻是他在背後瞧瞧散播著不同版本的流言。身邊的小廝都是風無痕挑揀出來的可靠人,使起來也是得心應手,因此街頭巷尾的非議雖多,卻半點都牽連不到他身上,完全是坐山觀虎鬥的局面。
風無痕好容易弄清楚事情原委,卻還是不甚明白綿英為何瞞著他上書,不過想及四川一波三折的局面,他還是深幸那不是他的地盤,否則這麼一折騰,不是傷筋動骨也得元氣大傷。他猛地想起了被他擱在旁邊的帳簿,頓時省起了綿英當時奇怪的舉動,立刻翻檢起來,不過看了幾頁便倒吸了一口冷氣,人也霍地立了起來。
“殿下,信上說了些什麼?”師京奇見風無痕舉止異於往常,心中不免有些擔憂,連忙出口問道,“難道綿英在信中虛言敷衍,讓殿下生氣了?”
“若是那樣殿下直接大發雷霆就成了,用得著如此失魂落魄?”陳令誠沒好氣地瞪了師京奇一眼,關切地湊上前去,“究竟是什麼事?”
風無痕頹然地搖了搖頭,“幸好綿英在上面作了一些註腳,否則我還真是看不懂。但僅僅憑那一點點浮出水面的東西,綿英的及時上書便是天大的幸事。”他隨手將帳簿遞了過去,目光也變得清冷而幽深,“世事無常,看來可信之人還真是難尋啊!”
師京奇略瞟了一眼便覺頭大,他是一門心思鑽在書籍上的人,對於記帳實在沒什麼心得,至於註腳則是還在風無痕手中,只得用求助的眼光瞥向陳令誠。無奈這位陳大太醫看別的都成,但帳簿對他來說也如同天書一般不可琢磨,最後竟還是苦笑著將東西交還了過去。
“我真是糊塗了,你們還是看看這個吧。”風無痕先是一愣,隨即省起自己的失常,只得用一陣尷尬的笑聲遮掩了過去,“若是舅舅看到這個,說不定當下就想拔劍殺過去。忙活了半天,竟是為他人作嫁衣裳,可惜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