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蔣家門外的孩子 作者:蔣孝嚴
連戰先生序
在眾人期待中,孝嚴兄這本書終於出版了,我首先恭喜他。
近年來,我接觸到政治人物的自傳或回憶錄不在少數,但絕大部分都是以口述方式由他人代筆,讀起來總覺得像隔了一層什麼,缺少了些感受上的“真實”和“親切”。
孝嚴兄於二○○○年進入“立法院”,除了認真問政外,還能在休會期間,公餘之暇,花了近叄年的時間,親自一字一句地將他饒富傳奇的大半生,以流暢的筆觸、細膩的情感,作完整、平實的鋪陳,一共寫了十四萬字,的確令人欽佩。我知道,他一直是個很用功的人,但要在那麼忙碌的工作行程和緊張的生活節奏中,靜下心來寫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其實我很早就聽聞過他不尋常的身世,以及圍繞在它周邊的故事;但是孝嚴兄從未主動向我道及,我也不曾以此相詢,我能體會出這種特殊境遇在他內心形成的難處,我也更尊重他個人的私隱。
我曾和孝嚴兄一起工作多年,當我有機會提攜他的時候,我只看重他的能力,不曾去考量、也不會去管他是誰的孩子。在長期從旁的觀察當中,我注意到他一直有股“寧靜的力量”,在他溫和、沉穩的外表下,總蘊涵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強勁力道和堅持。我曾當面稱許他是不可多得的“實踐者”(doer),而不是一般所常見口若懸河卻不能起而行的“空想家”(thinker)。
我很高興他在書中,把工作的重要經驗,以及在其他黨、政職務上,所處理過的若干事項,作詳盡的敘述和記錄,一方面存真,另方面也可以帶給後人一些寶貴的啟發。
世人對孝嚴兄成長的過程,一直感到好奇,而社會上的各種傳言又莫衷一是;過去十來年裡,更有不少穿鑿附會的書籍和文章大量湧現,但它們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均受到嚴重的質疑。孝嚴兄以目前唯一在世的當事人身份,就此出書,委實難能可貴,並且親自執筆細心撰寫,正是一本在大家渴望當中能讀到最權威的著作了。書中有甚多我未曾與聞有關他心路歷程的種種,讀後難不令人動容。
他雖為蔣家之後,卻在“蔣家門外”長大,一路上經歷了無數常人難以體會的掙扎和奮發;他所依 的,就是那股我無以名之,只能稱之為“寧靜的力量”,最後他終能藉以在職場上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他對“為什麼需要”以及“如何”完成“認祖歸宗”的前因後果和它的整個歷程,在書裡作了詳實的交代,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被其中的點點滴滴所感動。
《蔣家門外的孩子》,不管從社會的期待,或是要了解某部分蔣家家族史的角度來看,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書。孝嚴兄成書之後,特來看我索序,我欣然應允,以示祝賀與推薦之意。
(連戰先生現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
馬英九先生序
孝嚴兄以三年的時間,將其不平凡的一生,“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出自自己的手”,親筆寫成自傳《蔣家門外的孩子》一書,囑英九作序,乃得先睹為快,並藉以瞭解孝嚴兄面對命運、奮鬥向上的事蹟。
孝嚴兄以其流暢優雅的文筆,撰為本書,於敘情處,令人低迴;於敘事處,使人神往;由於其經歷宏富,觀察深入,更有足供吾人參考學習者。
孝嚴兄把這本書獻給蔣經國先生,並說“許許多多的事情,就只因為他是我的父親,我才奮力而為。”詩云:“夙興夜寐,無忝爾所生”,此之謂乎?
(馬英九先生現為中國國民黨主席)
王金平先生序
俗語說:“人在公門好修行”,擔任“立法院”院長這麼多年,要是有人問我,哪一件事算是絕無僅有,最使自己感到別具意義,我可以不假思索地說,那就是在二○○二年十二月十二日中午,為章孝嚴認祖歸宗的實質完成舉辦了慶祝茶會,從此我們要稱呼他正確的姓名:蔣孝嚴。我們很多人分享孝嚴兄的喜悅,對於我個人來說,能做這件事更是快慰平生。
說起孝嚴兄的認祖歸宗路,真是漫長而奇絕。說漫長,它從一九五八年一直到二○○四年,前後長達四十六年;說奇絕,他們兄弟倆必須為了不讓歸宗之事增加任何人的困擾或心理負擔而費盡心力,兩兄弟“對幾乎不可思議的身世轉折,除了必須不露聲色地去面對周遭,在人生道途上,更要隱忍不能說出自己是蔣家人”的困窘,真是情何以堪啊!然而,孝嚴兄的艱苦卓絕,終究完成了歸宗大事,這種孝行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