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製作的賀卡,團花簇錦的背景上有一行大字:生日快樂!沒有送禮人的姓名。但她知道,送這件禮物的一定是竺天。
晚上,她接到了他的電話,簡短的一句話:“祝你生日快樂!”
後來,她還是接受了竺天“做更好一些的朋友”的請求,不再回避,而是和他愉快地相處著,雖然沒有再彼此表達什麼。但她知道,心裡有一種特殊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使她非常願意和他在一起。有時放學早些,他們就一起去海邊走走,談學習談生活談理想談未來。
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是愉快的,也是輕鬆的,竺天的健談和幽默常令她開心不已,有時她也插上幾句,往往也能讓竺天感覺到一種理解的呼應。她很坦然地和他這樣相處著,心裡在說服自己,朋友嘛,我們也沒有談其他的東西。
可是,這幾天每次放學打球時,總有一個高一的女孩在場外助威,而且非常主動地和竺天交談,看到這些,她心裡很不舒服,便主動地走開,而不再等竺天。
說到這裡,她又流淚了:“老師,其實我們沒有什麼,可他為什麼這樣一下子疏遠我?我並沒有做錯什麼,人怎麼說變就變?”
原來是這樣,原來田恬的情緒波動源於竺天。但如何將田恬帶出情感的誤區呢?也許,她自己沒有認識到,她對竺天的感情的依戀已經超出了一般的同學朋友了,這裡已經有愛戀的因素了,這已不僅僅是“更好一些朋友”的關係了。
“田恬,我知道了,這件事我會幫你解決的,好嗎?請你相信我。別傷心了,一會兒同學看見了不好,他們還會以為發生了什麼事呢!馬上要上課了,下午放學後,來我這裡,好嗎?”她點了點頭。
第四部分:愛的誤區 花季愛情很難懂
面對另一個女孩的出現(1)
她走後,我一直在思考著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從這件事上更可以看出學生情感的易變和不穩定性,以及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隨意。年輕的他們,還需要成長的時間和條件,而對於這些,他們自己可能並沒有意識到。
放學後,她來了。我沒有先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