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4 / 4)

心底深扎其根。硬著頭皮頂著上吧,現時的一切,只能靠自己的膽量了!

君臣在禮見之後,趙頊皇帝神情肅穆地開了口:

“三個月來,‘變法’聲威驚天動地,朕心甚歡。歡悅之餘,冷靜思之,‘制置三司條例司’之設,各路巡察使之遣派,議行變更科舉考試之決定,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

王安石心頭一驚,幾乎“啊”出聲來,皇上的態度果然變了!這可能就是蘇子瞻前日在瓊林苑的諫言吧?在子瞻歷來的主張中,貫穿著一條鮮明的古訓:“欲速則不達”。這條“古訓”,雖有合理之處,但與現時“因循苟且”之弊相近相通,是斷乎不可容其蔓延的!至於“變法”之舉是否“操之過急”?看怎麼說吧。“變法”這樣翻天覆地的大事,事先未與二府、三司議商,一聲霹靂,轟隆而出,當然是“操之過急”了。但朝廷群臣因循成習,幾近麻木,中樞重臣存心反對,故作聾啞,能“議商”得通嗎?就算你能做到“誠之所至”,那些“金石”仍然不開呢?難道“變法”就不搞了嗎?天下的許多事情,就壞在貌似公允實則糊塗的想法上。只有採取霹靂手段,才能開啟僵局,才能出現震動。震動的本身,就是“變法”的開始。在此實情之下,“急”是極為正常的。他也間憂“急”,但“變法”已始,更患急停。

王安石昂起頭顱,從袖裡抽出《均輸法》,呈獻皇帝:

“稟奏聖上,這是‘均輸法’的條款和實施方案,臣連夜呈上,請聖上裁定,以便早日實施。”

趙頊皇帝被王安石這鎮定的、突然的、近於膽大包天的不是回答的回答弄懵了!他驚異地打量著王安石說不出話來。

王安石拱手稟奏:

“聖上,‘變法’之舉,有人以為‘操之過急’,而臣以為‘行之過慢’。聖上,近三十年朝政之弊,臣以為就出在一個‘慢’字上。慢而生懶,懶而生怠,怠而因循苟且,遂成世風。‘操之過急’之論,形似有理,實為謬誤。不以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