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3 / 4)

?什麼是寒

寒,是一種對於溫度的感覺,寒與熱是相對的。寒為冬季的主氣;在氣溫較低或氣溫驟降的情況下;都容易形成寒邪而致病。寒,具有陰冷、凝結、阻滯的特性。寒為陰,熱為陽。當寒侵入人體後,血液就失去了陽氣的溫煦,就會執行不暢、淤堵不通。

寒還有收縮、閉塞的作用。遇寒後筋脈縮緊,整個人就往裡縮,四肢屈伸不利。汗毛孔遇寒也會關閉、堵塞,不易出汗。

不通則痛,疼痛是因寒致病的重要特徵,不論是四肢的關節疼痛還是心痛、胃痛、腹痛、頭痛等,都與寒有直接的關係。寒用熱除,有熱則緩、則減、則愈。熱是治療一切寒症的法寶,可以在飲食中吃溫熱、辛辣的食物祛寒;可以多穿衣服保暖祛寒;可以用各種物理方法如熱敷、理療、艾燻等對區域性加熱祛寒等。

?什麼是溼

溼是一種有水分子存在於物體中的表現,反之為幹。人體就如一件衣服,乾爽的時候輕鬆、舒適,潮溼的時候就沉重、粘滯。衣服上的水分多了,太陽出來就能曬乾,大風一吹就能吹乾。人體內的水分多了,只要身體內的陽氣足,也就是腎氣足,水分也很快能上升、蒸發,溶入我們的血液,為我們的身體服務。

可當我們的身體內腎氣不足,體溫偏低時,血液迴圈的速度就會變慢,飲食中的水分以及潮溼環境侵入人體內的水分就不能很快被人體利用,沉重、向下的特性就顯露出來,如四肢酸重、胸悶、胃腹脹悶、大便不成形、嚴重的腹瀉、小便不順暢、小便的量減少,以及下肢水腫、溼疹、婦女白帶多、濁都屬於這種情況。

生活給我們的啟示是:只要小便排出順暢,就能帶出多餘的不能被利用的水分,就能消腫、除脹。而小便是否順暢和腎功能強弱有很大關係,腎氣足是排溼的關鍵。

?什麼是風

風是自然界一種無形的流動的氣體。在靜止、平衡的狀態下不會起風,只有在失衡、冷熱不均的條件下,冷熱之間的流動才會形成風。

中醫講到與人體內的風有關的疾病有很多種,有〃善行、善變〃的風疹、蕁麻疹,有〃風盛則動〃的眩暈、震顫、頭頸僵痛、口眼歪斜以及四肢的抽搐、多動,還有容易向上、向外發散的鼻塞流涕、咽癢咳嗽等。

中醫稱風是〃百病之長〃。風是寒、溼、燥、熱侵入身體的先導,是導致人體患病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說,當我們的身體內部臟器與臟器之間、經絡與臟器之間、經絡與經絡之間出現了冷熱不均,出現了不平衡、不和諧的時候,寒、溼、燥、熱就會在風的引導下乘虛而入,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顯現出各種不同的病症。

只有在血液充足的前提下,在經絡順暢的保證下,我們體內才能平衡、和諧,才不會〃風聲大作〃,這樣我們的身體才能不被各種外部的致病因素所傷害。

第15節:如果失去了溫度,我們的身體將會怎樣(11)

?什麼是虛

虛和實是相對的,實就是飽滿、有力量;虛就是鬆散、軟弱、無力。

身體實就是身體素質好,正氣足,精力充沛,各個臟器功能正常。虛和弱是連在一起的,身體虛就是身體素質差,正氣不足,疲勞乏力,各臟器功能低下。當血液充足時,身體各臟器運轉正常,身體表現出來的就是實。而血少、血稀時出現的就是虛弱的各種病狀。所以血液的多少和質量好壞決定了身體是實還是虛。

另外,下面這幾種現象也會讓身體虛弱:

①過度的按摩、刮痧,會讓身體鬆散、沒勁。

②過度的運動會讓身體疲乏、消耗過多而導致虛弱。

③過度的性生活,會很快讓身體空虛、軟弱。

④吃瀉藥及清熱、寒涼的食物引起腹瀉、尿多,會讓身體虛弱。

⑤過度活血(如泡熱水澡、蒸桑拿等),會使流向面板的血液過多,內臟空虛,身體會明顯感覺疲乏。

上面這些現象如果只是偶爾或適度出現在生活中,對身體是有益的。過度就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在做上述事情時,如能透過食療及時補足血液,身體的虛就會很快消失。

受寒涼的途徑

我遇到的許多患癌症或其他重病的人,都有受寒涼的經歷。

一位44歲的女士,患有肺癌、骨癌、腎癌。該女士總是發低熱,常規治療一個月後效果不明顯,CT檢查發現肺部有兩個腫塊,又繼續做進一步檢查,結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腫瘤已全身轉移,三個月後去世。家人不能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