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若是能夠多有幾個;像賢弟這樣願意守牧一方;兢兢業業的官吏;那天下;就能夠多一分太平。由此觀之;賢弟的心裡邊;裝得更多的;是天下百姓吧?”
“知我者;雲起兄也;千百年來;朝代更替;皇帝輪流;今日或許是明君;而明日或許是昏君;如此反覆;天下四民何時得安?”我搖了搖頭苦笑道:“我若在韓城縣;或許可以守得一方平安;可是十年之後呢;二十年之後呢?我也會年長;也同樣會糊塗;到了那時候;辦起來的事情;或許想法是好的;可是偏偏帶給百姓的不是安寧;那又該如何?”
聽到了我這話;韋雲起不由得啞口無言;半晌;方自喃喃的道:“應該不至於此。”
“其實;上位者昏庸與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種制度來限制這種錯誤的發生。”我深吸了一口氣;目光望向了遠方;悠悠地說道
“你是說;限制皇權?”韋雲起先是一愣;旋及略有所悟。“可問題是;身為天子;萬人之上;焉會任由人來限制?”
我淡淡一笑;轉了過頭來道:“當天下人都知曉限制皇權;能夠讓天下太平;能夠讓百姓安居樂業;能夠讓達官貴人不必再擔心因為政見不合;因為觸怒天子而被抄家滅族之時;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支援;當百姓、官吏、將士們們都行動起來要求的話;那時候的皇帝;最多也就是代表他自己;又如何限制不了?”
“皇帝;也不過是一個人;如今全天下人都要這麼做;那他又能如何?”韋雲起一副恍然之色。“莫非賢弟你已經想到辦法了?”
我才朝著韋雲起懇切地道。“若是兄臺不棄;可願往韓城縣助我?為天下百姓;做一些實事。到時候;咱們好好琢磨;定然能夠解開這道迷題。”
聽得此言;韋雲起不禁失笑起來;然後朝著我鄭重一禮:“原本韋某自出獄之後;很是心灰意冷;或是;聽及楊恭道等人言及賢弟在韓城縣所做的一切;心中便動了念頭;欲往韓城縣一行;奈何當今天子被困於雁門而今;賢弟居然有了這樣的志向;實令韋某佩服。欲待雁門之危一解;為兄再無擾心之事;當往韓城縣;到時還望賢弟收留。”
“能得兄長相助;乃是小弟的福份;到時定然倒履相迎。”本公子大喜;靠;這丫絕對是一位文武雙全的主;有了他的幫忙;本公子不知道能夠省多少心;偷多少懶呃;我的意思是我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國家大勢和華夏民族的遠期發展。
“真是羨慕兄臺;想走就走;可惜;小弟怕是難以相隨嘍。”裴元慶一臉羨慕地道。“兄長能夠有了一展所長之地;那小弟也就放心多了。”
裴元慶的話;讓我不禁想到了歷史上;這位驍勇善戰的哥們那悲慘而又坎坷的命運;大約是明年;他就會跟他父親一起;因為得罪了監軍的太監;最多投降了瓦崗軍;而又因為李密兵敗不得不降於王世充;最終父子二人盡死於王世充之手。
想到了這;我不禁又多看了裴元慶兩眼;害得這哥們莫明其妙的打量起了自己。“元慶兄;汝父子身為武人;如今不再北征高句麗;但是國中分亂;怕是到時候;天子會讓你們父子去徵撫各地。”
“是啊;可惜;不知道等待我們父子的;會不會是董太守那樣的命運。”裴無慶不禁苦笑起來;看樣子董純的死;給了這些大隋的軍人極大的震動與感觸。或者說;這些武將;都是十分的悲觀;天下是越來越亂;平定;如何平定得了;再加上現如今的楊廣根本就聽不進逆耳的忠言。
說不定到時候立下了戰功;可照樣會被楊廣給打下死牢。最終步上董純的後塵。
“若是不想去做;何不離開?”我輕嘆了口氣之後說道。
“某倒是想;可是家父執意;某實在是勸之不動。”裴元慶搖了搖頭道。
我點了點頭;對於這些忠臣;我只會去尊重;但是絕對不會敬佩。“小弟在此一言;望兄長聽之。若是到時候有什麼難為之處;千萬制怒;特別是莫要得罪監軍之人;不然”
“嗯?賢弟此言何意?”韋雲起眉頭一皺有些疑惑地問道。
第三百六十五章 謀劃偷襲
“昔日漢末之時;黃巾起義;天下紛亂;盧植時為北中郎將;率軍鎮之;而宦官左豐到盧植軍中檢視;盧植未向左豐行賄;左豐於是壞恨在心;汙陷盧植;而致下獄;若非皇甫嵩極力搭救;怕是”
韋雲起也不由得微微頷首。“無忌此言甚善;如今天子昏庸;喜聽順眼;而董純前車之鑑在;元慶賢弟不可不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