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發生的淞滬抗戰中,蔡廷鍇將軍指揮的十九路軍曾暗藏兩列裝甲列車在上海北站內,準備在日軍進攻時作為殺手鐧使用。可惜僅僅使用了一次就由於漢奸告密暴露目標,遭日軍轟炸被毀,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當時日軍轟炸機威力不大,被輕易炸燬說明其不似專門設計的裝甲列車,更像改造產品。因為尚未發現上海當時製造其他裝甲列車的紀錄,十九路軍從廣東北上的時候也沒有攜帶裝甲列車,所以很可能使用的就是這批閘北鐵路機車廠產品中的兩列。
十九路軍使用的裝甲列車還有一種來源可能,就是從孫傳芳所部繳獲的。孫傳芳部本沒有裝甲列車,但1925年秋,他在與張宗昌部交戰中繳獲過張部白俄軍團的裝甲列車,並俘虜了在車上的張部總指揮施從濱。孫傳芳部在北伐戰爭中被殲滅,這列裝甲列車可能又被國民黨軍繳獲,保留在上海並被十九路軍使用。然而,美國人丹?赫爾曼寫過一本書叫做《白膚色中國官員》,曾經用當事人目擊的記錄描述了孫傳芳部一列裝甲列車的最後命運。當北伐軍與起義者攻佔上海時,這列“燕京號”裝甲列車滿載孫軍敗兵和官員試圖衝入租界避難,結果被北伐軍炮火擊毀,翻車後逃跑向租界的人員又遭到“暴動者”的截擊,全軍覆沒。
閻錫山和張學良部抗戰中使用的裝甲列車,概出同源,都要追溯到“狗肉將軍”張宗昌身上。
四
2-8日軍保留下來的一張珍貴照片,在錦州作戰中裝甲列車遭到義勇軍襲擊,日軍下車迎戰。
總的來說,義勇軍對鐵路線的攻擊遠不如八路軍活躍。這是因為大多數義勇軍部隊起兵目的在於保衛鄉土,主動進攻和協調組織比較差,這也是義勇軍最後失敗的重要原